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4期
2009-09-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特別報導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隨師行腳‧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4期
  一~二日 四季和風育英才

 

◆8‧1~2《農六月‧十一至十二》

【靜思小語】結合父母愛心、菩薩智慧,如四季「和風」,呵護幼苗。

急難時,靜定勤付出

回溯歷史上的今天——一九九六年八月一日,賀伯颱風在台灣造成嚴重災害,早會時上人談及當時慈濟人的動員。

「颱風七月三十一日晚間登陸,八月一日清晨出海,短短幾個小時就讓全台尤其是南投山區受災慘重。八月一日起慈濟人動員勘災救助,即使自家受災也先放下,共同幫助其他受災家庭。」

慈濟人供應茶水、熱食,不只讓受災鄉親解飢渴,也讓第一線救災人員無後顧之憂,亦提供物資、協助清掃、修繕房屋;擔心孩子們開學註冊有困難,志工挨家挨戶拜訪,針對困難家庭提供孩子就學全額補助。

「災難發生時,惶恐驚懼的心靈最需要靜定的力量;要及時擁抱、膚慰且長期扶助,陪伴受災受難的人重建新生。」上人叮囑慈濟人常保心靈寧靜,方能吸收法理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急難時更能善用慈悲與智慧,及時為人拔苦解難。

獻志向,校長續接棒

花蓮慈濟小學白麗美校長任期屆滿,今將由蔣碧珠校長接任;早會結束後,上人赴慈小參加交接典禮。

江拓霖老師分享,班上有五個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要帶領他們成長,單憑一個老師的力量無法做到;感恩白校長率領教學團隊,整合教育、醫療、家庭力量,堅持教導孩子生活規矩、明辨是非,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今年他們都順利畢業。

白校長表示卸任後返回台北,將秉持「一日慈濟人,終身慈濟人」,回歸教聯會,以師志為己志,繼續投入永恆的教育工作。

上人感恩首任楊月鳳校長及第二任白麗美校長建立起優良校風,期勉接任的蔣校長在穩健基礎上,讓慈小持續成長茁壯。

「還記得十年前,慈中、慈小尚在工程中,就經歷九二一大地震。慈濟人雲集台中與南投,如從地湧出的菩薩聞聲救苦;就在當時認識了任職南投國小的蔣校長。」南投國小是慈濟援建的「希望工程」學校之一,上人對於當時蔣校長陳述的辦學理念與教育方向印象深刻;蔣校長也在地震後加入慈濟教師聯誼會。

「二○○六年蔣校長從南投國小退休,全心投入慈濟志工,也受證委員。現在開始,要承擔起更重大的責任。」上人感恩蔣校長的家人成就,先生且陪伴她到花蓮來,讓她能專心致志。

蔣校長表示,將維持慈小的品德教育、人文教育與生活教育。上人強調,這些都是慈濟教育非常重要的元素。

「人之初,性本善。要呵護孩子善良的心、教他們懂得感恩;懂得感恩的孩子,就能尊師重道、讓父母安心,也能夠自愛、懂得付出。」

教育是長遠的路。上人以植樹為喻,在慈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扎根深實,到中學就會枝葉繁盛、到大學則能長成大樹;期勉老師、家長合心,共同樹立教育典範。

「每個孩子就像一粒種子,需要優良的土質、清淨的雨露,加以習習和風滋潤與培植,才能茁壯。志為教育,不只要『春風』化雨,更要持續如四季『和風』,結合父母愛心、菩薩智慧,亦師亦父亦友,盡心照顧幼苗成長。」

上人期雪O濟教育志業以「和風育英才」為志願,培育小樹成為庇蔭眾生的大樹。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