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20期
2010-03-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大林慈濟醫院
  人品典範
  關懷莫拉克風災重建‧屏東縣高樹鄉
  天涯共此情‧海地世紀震災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年二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20期
  十日 覺有情

 

◆2‧10《農十二月‧十八》

【靜思小語】要「覺有情」──覺悟的有情;而非「絕有情」──拒絕有情。

莫共業,要共福

「預約人間淨土不是不可能!」早會時,上人欣言高雄杉林慈濟大愛園區,自去年十一月十五日動土,到明日將舉行入住圍爐,正好八十八天;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可謂奇蹟。

「合心即協力,心合顯神通。八十八天內,見證菩薩立淨土!」上人感恩園區每一寸土地都有菩薩湧現。「只要人人心中有愛,即使眾生共業,也能大愛共福,打造奇蹟並非不可能。」

首批進住大愛園區的那瑪夏鄉及桃源鄉的鄉親,今日齊聚教堂參加贈鑰交屋儀式。上人在精舍透過連線,對鄉親表達祝福,稱大家為「福中人」。

「莫拉克颱風過後,你們的悲痛,時時都湧現在我腦海……人傷我痛、人苦我悲,慈濟人感受到如自己受傷般的切膚之痛,所以及時擁抱、膚慰大家。」

然而「膚一膚」還不夠;「家是每個人最需要的,能使人不再受驚受怕,真正安身立命。所以全球五十二個國家、地區的慈濟人,無畏在冰雪中受凍或烈陽下揮汗,上街頭彎腰鞠躬、募心募款,只為讓大家有溫暖安全的家。」

動工八十八天來,無數人用心用愛投入,上人讚歎「菩薩合心,神通廣大」,打造出不分宗教、種族,和諧共處的園區,如人間淨土也是人間天堂。「希望進住園區的每個人,活出新家園、新天地;亦期待人人『敬天愛地聚福緣,心寬念純觀自在』。」

上人指出,氣候不調乃人為所致。「人人要聽天命、尊重天時,謂之敬天;讓大地重新養息,謂之愛地;眾人以同一分愛付出,從小小的點滴匯集成為大大的力量,此即聚福緣。若能心寬念純,如觀世音菩薩般純真有愛,就能助人離苦得樂。」

莫費命,增慧命

「慧」與「費」兩字閩南發音相似,與幾位常住師父談話,上人惕勵,需自我省思是「增智慧之命」或「空費生命」?

「人與人之間應對進退的禮儀,就是活的道場。」上人表示,自我心中要先建設慈濟宗門,進而推及同修;以和氣、互愛用心互動,展現朝氣與道氣。

「一個健康的道場,應兼備慈悲與戒律──於己守好戒律、以寬大心待人,相互成就道業,就能做到相互圓滿。」上人指出,人人都在「凡夫地」,自我要嚴守規矩,也要用愛引導他人改善習氣。
「持戒而非執戒。若執著別人卻放鬆自己──嚴苛待人,對自己卻多原諒一寸;覆藏自己的過失、放大別人的錯誤,寬己律人最要不得!」

人有煩惱時,即處於心靈災難中,唯有用智慧方能救拔。上人表示,「要在變數中發揮智慧,而非在苦難中落井下石;且要內外平行──用智慧對自己、以慈悲待別人。」

一個美好的環境,少不了一花一草,更少不了一粒沙、一滴水;人間菩薩招生,也少不了一個人的力量。上人慈示,莫輕視人生舞台上任何一個角色,要能「招賢用能」。

「『覺有情』乃覺悟的有情,而非『絕有情』,拒絕有情,卻沈迷於凡夫情。法親是生生世世的緣,要彼此互愛疼惜、顧好道心慧命;倘若生怨起恨而討厭某人,就是凡夫心。」

過年期間,許多慈濟人回到心靈故鄉;上人深勉常住眾,給予法親「道糧」──除飽餐外,也有法的資糧,滋養慧命。

易言之,讓人人一回到精舍,就能從每位出家眾與清修士身上,感受到莊嚴道氣。「道氣就是和氣,是從和氣、互愛中自然展現的真誠心,讓人感受親切,而非顯異惑眾的吸引力。」

靜思法脈在每個慈濟人身上,上人敦勉:「新年新氣象,期待人人將內心積存的垃圾、不好的習慣,除舊布新;更進一步堅定道心──落實誠正信實於自心,慈悲喜捨遍全球。」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