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我一個 站起來的機會
◎撰文‧曾多聞
反覆的政變,殘害了海地的筋骨;
一次又一次的災難,帶來致命的打擊,
讓滄桑海地,更加走不出貧窮痛苦之境。
即使已經一無所有,重門面的海地人,仍盡力把自己打理得光鮮亮麗。
這是一個自尊心強的民族,
接受外援對他們而言,是不得已且令人痛心的事……
藍色的加勒比海上,有個殖民史上鼎鼎大名的島嶼,叫作「伊斯帕尼奧拉」島(Hispaniola),島上有個赤貧苦難的國家,叫作「海地」。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人類發展指數評價,海地在一百七十七個國家中,開發程度名列第一百五十三,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兩百年前,海地在轟轟烈烈的浴血革命之後,從歐洲殖民國家手中獨立;但是這個得來不易的成果,卻沒有被珍惜。過去二十年間,海地經歷了十三次軍事政變,動盪的局勢導致極高的失業率,三分之二的人沒有固定工作,也因此長期以來依賴外援;其中最大的援助國美國,在過去五年間提供了超過八億美元的援助。
赤貧的海地,不斷遭受毀滅性天災襲擊。從一九九八年喬治颶風席捲中美洲,到二○○八年的四個風災連續侵襲;狂風暴雨一次又一次毀壞海地人賴以維生的香蕉田,排水系統癱瘓、水淹滿城。
二○○八年因天災引發糧食危機,半公升的米要價五十美金。買不起昂貴糧食的人們,以泥漿混合油鹽製成餅,曬乾後果腹;當外援團體發放時,飢餓的人民群起爭搶,畫面透過衛星傳到世界各地,震驚全球……
反覆的政變,殘害了海地的筋骨;一次又次的災難,更帶來致命的打擊。天災與人禍不斷,讓滄桑海地,更加走不出貧窮循環的痛苦之地。
確立急難援助方向
發放、義診、以工供糧
暮色蒼茫中,太子港近郊分外蒼涼,空氣中有異樣的氣味。
二○一○年一月十二日,芮氏規模七點零強震造成路斷屋毀、傷亡慘重;震央利奧甘尼百分之八十的建築倒塌,鄰近的首都太子港,連總統府都被震垮。根據聯合國統計,至少有二、三十萬人喪生。
災後第十天,來自美國與多明尼加的慈濟賑災先遣團隊,克服種種難關,進入太子港重災區,看見失去一切的海地人,蹲在用樹枝和薄床單搭成的簡易「帳棚」前煮食,一鍋黑豆撒上一點蔥,要填飽五十人的肚子。
夜裏,慈濟志工露宿戶外,清清楚楚感覺到刺骨的寒;不禁想起帳棚區裏的孩子,能否抵擋這如水的寒夜?這一趟,確定了發放的重點:除了糧食,還要毛毯和塑膠防水布。
上人期望能以「以工供糧」的方式,帶動海地民眾災後自立。於是,慈濟志工和當地意見領袖討論,請他們號召同胞清理家園,慈濟將提供食物及工資;如此不但能幫助受災民眾安定心靈、解決三餐,也能教育他們人助自助。
二月,慈濟確定了在海地急難救助階段的三個援助重點:發放、義診、以工供糧。
面對人性考驗
傳達感恩、尊重與愛
巨大的天災,是人性無法承受的痛;經年的災難,扭曲了部分海地人純良的性格;長期的外援,更培養出一批專門從援助中掠取個人利益的投機家。
當物資源源不絕進入海地,這批投機家也蠢蠢欲動。只是想多得一口飯讓家中孩子吃飽的海地人被煽動,暴動、罷工……
災後的太子港,受巨大創痛打擊的民眾開始出現暴力行為,經常爭搶發放物資。為了避免發生這種情形,慈濟的每一場發放都申請聯合國維和部隊保護。
儘管面臨人性考驗,慈濟的發放,卻更堅持要彰顯感恩、尊重、愛的人文。因此,總是在天色未明前,等候領取物資的民眾,就在會場外排成長長人龍;也總是在晨光熹微中,志工就會抵達發放場地,帶動當地人一起卸貨打包。
慈濟志工以手語歌「普天三無」、「愛和關懷」,歡迎一批批受災民眾入場;簡短溫馨的發放儀式中,眾人齊唱海地國歌、慈濟功德會會歌,也為所有受難者祈禱。
發放過程,志工總是恭恭敬敬、以九十度鞠躬送上物資;希望給予受災民眾的,不只是食物和物資,還有尊重和愛。
不要同情、施捨
要的是站起來的「機會」
一月三十日首次發放後,慈濟便加快了救援腳步:二月六日美國慈濟人醫會第一批醫療團抵達海地,展開長期義診。每一次看診,醫師都雙手合十,對病患深深鞠躬,感恩他們成就自己付出的機會。
充滿慈濟人文氣息的發放和義診,守護了海地人的健康,也守護了他們的自尊。
這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民族。太子港街道上,即使已是斷垣殘壁,仍然可以看出城市還繁榮時,五步一樓、十部一閣,處處林立的就是理髮店。愛漂亮、重門面的海地人,即使已經一無所有,來領取發放品或接受義診時,仍要盡力把自己打理得光鮮亮麗。
接受外援,對他們而言,是多麼不得不為、卻又令人痛心的事!海地人要的,不是被同情、被施捨,他們要的是一個機會——一個用自己雙腳站起來、用雙手賺取衣食的機會。
為慈濟賑災團隊開車的司機羅賓森(Robinson),在地震中失去妻子。他的父親在佛羅里達,他其實可以帶著孩子去美國依親,可是他不願意,因為他覺得美國人富有而驕傲,他不要被同情、不要被施捨、不要他的孩子變成美國人。
聽著羅賓森的話,我想起之前在美國採訪過的海地難民瑪麗(Marie Danielle)——一個在地震中失去一切的女強人,災後來到美國,在文化語言完全陌生的異鄉求生存。
瑪麗靜靜敘述自己如何在震災中失去一切、如何來到異鄉依親嚐盡人情冷暖;始終沒有掉下一滴眼淚。可是,當她十歲的小兒子說,美國好酷,他好喜歡美國,再也不想回去海地了……做母親的聽到兒子這樣說,哭了。
慈濟人第一次探訪後,瑪麗不曾主動聯絡志工尋求幫助。她沒有食物,卻不願領取食物券;她無法適應加州的氣候,也不願意說出她需要一個電暖器……瑪麗的大兒子說,媽媽不希望被同情。
儘管她一無所有,面對慈濟人的探訪,她仍要盡力收拾得光鮮亮麗。我想,就某種程度上而言,羅賓森和瑪麗是海地人的縮影——這是一個堅強倔強而自尊心很強的民族。
衷心祝福滄桑海地,終有一天能不依賴外援,有尊嚴地自己站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