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20期
2010-03-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大林慈濟醫院
  人品典範
  關懷莫拉克風災重建‧屏東縣高樹鄉
  天涯共此情‧海地世紀震災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年二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20期
  滴下汗珠 掌握希望

◎撰文‧曾多聞

汗水黏在每一寸皮膚上,揮之不去,他們的心情卻很輕快——
慈濟提供「以工供糧」機會,
只要清理自己的社區,就能換取一家人的溫飽;
這不是接受施捨,而是憑己力付
出,
換取人助自助的希望……

海地的天空,總是淡淡的藍、帶點迷茫的不透明灰;海地的空氣,總是溼熱沈重、汗水黏在人們的每一寸皮膚揮之不去。

這是泰巴爾市(Tabarre)一片光禿禿的黃泥地,地上除了砂礫,還有幾個壓扁的空水瓶。幾頭瘦巴巴的小山羊低頭聞嗅著,想從石礫中找點什麼吃的。

這片泥地上,曾經矗立著基督教「神之恩典」(Impact for God)教會;然而大地震過後,除了邊上那棵巨大芒果樹,只剩下黃泥和瓦礫。

巨大震災後的人心特別需要撫慰。主持教會的傅吉斯牧師(Gerard Forges)在清理過後的廢墟排上桌椅,用塑膠布搭成棚子,就這樣,成了臨時的教會。

主日崇拜從一週一次變成天天舉行。每天上午,上百名會眾聚集在塑膠布下,由牧師帶領,高舉雙手、高聲歌唱,讚美上帝恩典,賜予他們經歷災變而能平安存活;也呼求上主垂憐,讓他們早日走出地震陰影。

或許是這樣的呼求上達了天聽,讓慈濟志工把目光投向了此地。

經過和牧師商討規畫後,慈濟「以工供糧」計畫二月八日開始在「神之恩典」教會附近實施:讓地震受災戶藉由清理自己的社區,換取工資及一家人的糧食。

從那天起,一百七十名由牧師挑選召集的參與者,每天早上九點以前就在這片黃泥地上聚集;穿上慈濟社區志工背心,先吃碗玉米粉填飽肚子,然後便整隊,拿起鏟子、掃把,推起四輪小推車,勤勤懇懇地打掃教會周邊社區的環境。

慈濟人讓參與者自行推選出大隊長,只是從旁指導整隊、清掃;漸漸的,就讓大隊長來整隊、指揮,一切都讓海地人自己來。

慈濟人希望,海地人能夠有尊嚴的,用自己的雙足在自己的土地上站起來,用自己的雙手來賺取所需的衣食。

另有十名婦女負責炊煮工作。她們領了油、鹽、大米和紅豆,便在街的另一頭、尚稱完整的教會廚房裏生火煮食。她們很慷慨地撒上辛香料,烹煮海地人喜愛的紅豆飯,等著那一百七十位以工供糧參與者中午掃街回來,馬上能飽餐一頓。

每天下工前,大夥兒還能領幾份香積飯回家,讓家人享用。在貧困人口眾多的海地,聽說有錢的人一天吃兩餐,貧困的人只吃一餐。參加慈濟「以工供糧」的民眾都是當地貧困者,慈濟盡力做到不只讓參與者一人飽,更能在一天工作之後,帶回足夠一家人食用的香積飯,讓全家溫飽。

於是,這片黃泥地上又有了歡欣的笑臉,又有了賣力工作時如雨的揮汗,又飄起紅豆飯濃郁的鹹香味。一切,彷彿都活起來了……

不只為了一口飯而來

慈濟第二個「以工供糧」地點,二月二十六日在太子港天主教聖亞拉罕卓(Capilla San Alajandro)教堂展開。九天前慈濟曾在此進行大型發放,和柯倫巴諾神父(Fr. Colombano Arellano)建立起了解和信任。

教堂附近舉目所見,盡是慈濟發放的藍色防水塑膠布搭成的帳棚。孩子們在帳棚外玩耍,再度看到慈濟志工,天真燦爛的童顏笑了起來,並以手語比出「謝謝」。

在一處廢棄房舍的四根柱子上,澄藍的慈濟防水塑膠布搭起一座藍色小屋,作為以工供糧「基地」;沿著聖亞拉罕卓教區熱鬧的市集街道,就是打掃目標區域。

大隊長強‧丹尼斯(Petit Pha Jean Denis)整隊完畢後兵分三路,三十六位穿著志工服的參與者拿起工具,在滿是廢墟的巷弄中起勁地穿梭,一鏟一鏟地把瓦礫、垃圾集中起來。對於這份工作,大家都很珍惜。

「地上都是污水,你們要不要穿雨鞋?」一幢民宅突然出現一張黑黝黝的臉孔,對志工說。透過翻譯,志工感恩這位海地朋友的關心;那張黑黝黝的臉笑開了,轉身進屋。

不一會兒又出現,手裏提著收音機,毫不吝惜的往地上一擱,按下按鈕,輕快的音樂流洩出來,顯然是當地極受歡迎的流行樂曲。

有了音樂,以工供糧參與者搖擺著身體、跟著哼唱,也做得更加起勁。慈濟志工雖然聽不懂歌詞內容,但也感染了歡樂的氣氛。

聖亞拉罕卓教區「以工供糧」計畫才啟動一星期,就已見到成效──清掃得乾乾淨淨的街道沒多久就有帳棚進駐。參與民眾對慈濟也有了新的想法──不再只是為了掙口飯吃而來。

聽聞慈濟「竹筒歲月」的故事,善良的他們紛紛捐出零錢──一枚五古德(相當於新台幣四元)硬幣或許微不足道,卻是他們艱困生活中的愛心付出,彌足珍貴。而大隊長丹尼斯甚至空出自家房間,作為慈濟物資暫時存放處。

堅定「以工供糧」初衷

慈濟第一個以工供糧點在進行兩個星期後,二月二十三日早上,當慈濟人又像往常一樣來到教會,迎接他們的卻只有一片空蕩蕩的泥地,「以工供糧」者都沒有出現。

牧師把慈濟志工領到一旁的芒果樹下坐下,透過翻譯,牧師客氣說著,很感恩慈濟人帶著物資來幫助海地人,然而,「目前慈濟提供的食物不敷需求,份量不夠;香積飯也不合口味,大家吃不慣……」

牧師提出需求──每位參與者每天需要五包二十五磅(約九點三公斤)的米、五包兩磅的豆子、四包七磅的玉米粉、三包半磅的糖、六罐兩公升的油,另外還要買木炭的錢……

慈濟人的心直往下沈──不單是為了這些要求實在超過慈濟人的負擔,更是為了這麼做就違背了「以工供糧」的初衷。

「不行。」慈濟志工臉帶不捨,但語氣堅定說著:「這樣變成在養他們了;我們希望幫助他們自己站起來……」

邁著沈重腳步離開的同時,志工們自問:「是我們做得不夠嗎?」可是每一次慈濟人來,外面都有好多民眾聚集著,希望加入以工供糧的行列……究竟是哪裏出錯了?

這是慈濟在海地賑災遇到的第一個大考驗。回到海外工程公司,那兒的台商朋友分享自己雇用海地員工的經驗。

「你們沒做錯什麼。海地人很純樸善良,但是太單純,也容易被煽動。這個國家長期依賴外援,培養出一批專門從外援中掠取個人利益的投機者。這些投機者告訴民眾:『我們其實可以得到更多』,百姓受了煽動就罷工,是常有的事。」

天災已是無情,怎經得起人禍再來打擊?挑戰當前之際,又感受到海地人的純真善良,慈濟人面對、提起、放下,幫助海地人自立的心,更加堅定。

當「神之恩典」教會以工供糧結束後,一位參與者寫信給慈濟志工──

「我無法用最完美的字句來表達我的心聲,但有機會遇到你們,我很快樂。我想說:當第一次見到你們、第一次跟你們說話時,我感覺你們就像天使,給我不曾有過的東西。

地震讓我失去了爸爸與姊夫,那恐怖痛苦的影像,很難抹滅。就在這個時候,你們來了;你們的愛,讓我想哭──不是因為恐懼,而是我們彼此彷彿沒有距離。我知道為了這一群飢餓的人,你們哭了;我看到你們眼睛深處深深的愛。

或許你們沒有感覺到,我是多麼感激你們!我祈禱上帝,送這些祝福給你們。」

唯有「自助」才能長久

聖亞拉罕卓教區「以工供糧」大隊長強.丹尼斯,地震前是高中英文老師,平時熱心公益,是當地TAPS(Tet Ansanm Pon Salomon)機構的負責人。他說,十六歲參加童子軍後,便立誓要在別人需要時伸出援手。

地震第二天,他與童子軍在太子港重災區幫助受災民眾,聽到聖亞拉罕卓教區的神父說,有個「慈濟」團體要來幫助大家。

「神父希望我負責慈濟的『以工供糧』計畫。與慈濟人互動的這段日子,我深深被大家的精神感動。慈濟人告訴我,所有外援都是暫時的,海地人應該幫助海地人;慈濟對海地的中長期援助計畫,希望能有本地人參與。」

強.丹尼斯說,有些人以為他是拿了慈濟的好處才如此熱心;他不在乎他人誤解,因為他知道「菩薩」是願意犧牲自己來幫助別人的人。「在我心中,能讓更多人能得到工作機會,這是最重要的。我發願不求回報,作一個人間菩薩,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同胞!」

自二月八日起至三月中旬,慈濟在神之恩典教會、聖亞拉罕卓教會、十字架教區本堂以及國家足球場災民帳棚區等地,已提供超過兩千三百人次「以工供糧」機會,並將持續幫助更多受災民眾自立。

海地空氣依舊溼熱沈重,汗水依然黏在人們的每一寸皮膚上揮之不去。但此刻,每位參與以工供糧的人們都有了輕快的心情──他們不是在接受施捨,而是從眉毛上滴下汗珠,付出勞動賺取自己的衣食,自助助人。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