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25期
2010-08-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莫拉克風災周年紀念
  聞思修
  寰宇慈濟
  一句話的力量
  主題報導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年七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25期
  十二年相伴 共盼好雨

◎撰文‧涂心怡  攝影‧蕭耀華

尋水,是甘肅旱區居民首要的人生課題,
一泓清水,可以決定貧富、婚嫁與命運。
十二年來,慈濟在六縣打下近兩萬口水窖,與居民共同的願望是——
盼得幾場好雨!


今年夏天,走入以乾旱缺水聞名的甘肅省,你會驚歎它水草豐美,莊稼茂密;即便是野草,一整片的綠波搖曳令人賞心悅目。但這片綠意如波的風景卻非永恆的美麗。

會寧縣慈善總會副會長李如潛,看著今日一片欣欣向榮景象,既感嘆又感慨:「這可是一九九一年那幾場難得的大雨之後,十九年來雨水最多的一年!」

李如潛說得並不誇張。細細觀看道路兩旁的白楊樹,粗如碗口,僅兩三尺高,帶著綠意的姿態彷彿正在努力成長,但他們被栽下的日期竟是一九五○年代,「我們都稱那是小老樹,又小又老。根本原因就是缺水。」

會寧全縣二十八個鄉鎮都被列入乾旱區,一九六○年代修建十一座水庫以引流灌溉、維持基本農收;但才半個世紀,水庫幾乎一片乾涸。距離會寧四百公里遠的黃河支流洮河,引水工程刻在進行中,成為農人明日的希望。

在缺水的土地上找水、尋水,是旱區民眾一生最大的功課。十二年前,慈濟志工走入甘肅,成為抗旱隊伍中的一員,在通渭、會寧、東鄉、靖遠、永靖以及廣河等六個縣,總計打下了一萬九千零六十口水窖,至少十萬人受惠。

挑水之苦,不堪回首

慈濟志工實地走訪旱區多戶人家,深受震撼——

八十歲的羅玉蘭回想這一輩子,幾乎有三分之一時間都花在挑水。「我是個童養媳,能走路時就開始幫養母挑水。為了擔回足夠全家人喝的水,每日清晨擔到近午。」

後來她嫁給鄉長,挑水的擔子還是扛在肩上。羅玉蘭笑說,早期挑水不分貧富貴賤,要享福得生個兒子,「娶媳婦進門,就可將擔子傳到媳婦肩頭上。」

取來的水得斟酌使用,一碗公的水是一家三口三天的洗臉水,待混濁骯髒後還要拿去餵牲口,點滴不浪費;到田地做工,非得渴到口乾舌燥才捨得嚥下一口沁涼。

在旱區,人們唯有出外打工才能賺得一家生活所需。村落偶見年輕人落寞的身形,「如果出去打工,誰來替老父老母挑水呢?」

了解狀況還不夠,慈濟志工住進村裏,親身體驗旱區點滴用水的艱辛。「我們一天配給一公升的水,起床後光是刷牙洗臉就耗去大半,剩下的連喝都不夠,遑論洗澡或擦澡。」

旱區的缺水故事說不盡。人們為了紓緩缺水之苦,四處尋找水源,一抹微弱的泉眼、一窪不流動的死水,都不捨放過。

明白唯有儲水才能延續生活命脈,慈濟一九九八年在甘肅展開水窖援建工程,協助旱區貧困人家在自家院落鋪設集雨場、打出解渴窖。

長期投入甘肅水窖工程的慈濟志工張文郎回憶當年,歷歷在目。「以台灣的地理條件,我們不懂水窖是什麼;看到甘肅傳來的照片——原來是地下井啊!」

張文郎偕同志工團隊抵達甘肅,這才了解,能在旱區擁有地下水脈,是何其有幸的事;即使掘到地下水脈,多數也都是礦物質含量高的苦水,根本難以下嚥。這才明白,水窖並非是想像中的地下井。

窖體堅固,集水潔淨

來自台灣的慈濟志工,對於水窖工程很陌生,但是他們肯做功課,四處走探當地人打下的土窖。

「說是一個窖,其實不過是從地面往下挖一個坑,窖體內部糊上一層黏性高的紅土,再把紅土敲打夯實。」張文郎說,土窖簡陋也罷,村人在地上挖一條小溝作為引水道,集來的雨水常是先流過泥濘地,再經過牲口隨地拉下的糞便,最後才引到窖裏頭。

此時,土窖不過是一個簡單的蓄水池,人們少去挑水的勞力與時間,但水質堪虞。行醫二十年的村醫回憶:「以前人們取地下泉水或是飲用土窖水,一天至少有五個痢疾病患上門求診呢!」

志工拜訪專業的水窖建造工程隊,並向蘭州大學水利相關學者請益;一次又一次鑽研與修改,終於確定使用水泥窖體與建造水泥集雨場。「水泥很堅固,集來的雨水有基本的潔淨度。後來我們又設計過濾池,水窖打上來的水就能直接使用。」

甘肅幅員廣大,各地的土質、氣候不一,經過縝密研究後,慈濟志工發現,水泥的調配與構造都要因地制宜。成大水利工程學系畢業的慈濟志工莊振基,將甘肅各地土質資料帶回台灣研究,一一調配出精準的水泥比例,並規畫適合當地的窖體結構。

「有圓柱型、花瓶型、球形等不同窖體;有些地方砂質含量高,我們就以砌磚取代避免坍方。」張文郎說。

不僅如此,也依照不同氣候條件設計集雨場。冷熱溫差高的地方,以一米四方建構,避免龜裂;日照強的地方則以大面積的厚水泥鋪設。十二年來每一期的水窖,都是專為當地打造的獨特設計。

水窖完工啟用後,慈濟志工仍不時往返探望,關心生活有無改善,窖體是否完好。去年底,張文郎回到十二年前建造的第一批水窖察看品質,「窖體仍然很堅固,舀起來的水也相當清澈呢!」這樣的一口窖只要盼得幾場好雨,就能供應旱區人家一年飲水無虞。

一口水窖,決定終身

走訪甘肅旱區,常可見到居民在水窖四周砌起四片牆、安上小門還上了拴。由此可見人們對水窖有多麼深切的重視。

「十二年前擁有這口水窖,是我人生真正快活的開始。」日復一日被沈重水擔壓得嬌小的羅玉蘭,邊說邊引人到她家門口,說明這口水窖不僅解決飲用水問題,也能釋出勞動力。

山上農人田地多,四十多畝地無法完全仰賴人力翻土插秧;買一頭耕地驢要三千多元,以旱區農家的經濟條件,至少要不吃不喝三年才買得起。「以前都要跟經濟好一點的鄰居借,一直到有水窖後,我有更多時間可以下田,先生跟兒子就能出去打工賺錢。」

一口水窖能有多大的影響力?羅玉蘭屋旁那口家畜圈裏的兩頭驢,就是最好的見證。

多數人稱水窖是「解渴窖」,羅玉蘭說它是「致富窖」,陳玉相則稱那是一口「幸福窖」。

早在慈濟志工到甘肅援建水窖的前三年,政府就給予居民補助款,鼓勵在庭院建造水窖。但旱區幅員甚廣,多數偏遠村落還是盼不到資助。

「當決定在甘肅援建水窖時,我們要求一定要往貧困的地區去。」張文郎認真地說:「因為慈濟做事是雪中送炭。」

住在通渭縣的陳玉相,家門口的水窖已有十二年歷史,窖面上的字跡雖已褪去紅彩,仍可辨識出這口水窖是來自「台灣慈濟基金會」。陳玉相說:「十二年前,全村兩百多戶人家只有七口水窖。」一口水窖的建造成本需要三千人民幣,平均年收入僅一千多元的貧困人家根本做不起。

十八歲那年,陳玉相在村口敲鑼打鼓,迎接慈濟前來幫助建窖,水窖蓋好不多久他即出外打工。當年他因家貧只念到國小五年級,常自問這樣的他有人要嫁嗎?「因為我家有這口水窖,才能娶到太太呢!」

陳玉相的太太賈芳紅同樣也來自極乾旱地區,十二歲就開始幫家裏挑水。到城裏打工後,她想這輩子絕對要嫁給家裏有裝水龍頭的人。

「我跟他談感情時,聽到他也來自旱區,心裏很猶豫。但一看到他家那口水窖,就決定嫁給他了。」賈芳紅笑說:「雖然沒有奢侈的水龍頭,但是有水窖就幸福多了!」

                                                                   ●

「甘肅以乾旱出名,紐西蘭、美國、新加坡、法國、台灣等,都來援建水窖。」通渭縣民政局書記王國勝說,境外團體中,以慈濟援建的近兩萬口水窖最多。
屈膝打下一口水,彎腰汲取老天賜予的點滴;求水的過程很辛苦,但慈濟志工十二年來的陪伴不曾停歇,與旱區子弟一同運用智慧、謙卑面對大地考驗,讓有水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