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 劉川新生地
◎撰文‧凃心怡 攝影‧蕭耀華
在劉川,隨便問人來自哪裏,
十個有八個會告訴你,
他不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這是個典型的移民鄉,
超過八成人口從外地遷徙而來,
這裏水地一畝,收成勝過塬上七畝,
「在劉川,只要你肯努力,什麼都能變成錢!」
四年前,靖遠縣若笠鄉女孩張淑琴家門口有了一口窖,來自台灣愛心援建。這家人很開心,就此再也不用大老遠跑到幾十公里外挑水;三十立方米的窖體若能裝個半滿,一年飲水有餘。
沒想到接下來幾年若笠大旱,「天不下雨,有水窖也沒有用……」稍有經濟條件的全下山了,「沒幾年,村子裏幾乎聽不到小孩的聲音,左右鄰居都搬走了。」張淑琴家沒有撤離,「連我的學費都是媽媽看人臉色借來的,哪有錢可以在山下買地買房呢?」
隔年春天前,最後一場冬雪下盡後,慈濟志工再度造訪張家,告訴淑琴:「我們要在山下的劉川鄉蓋房子,幫助你們搬下去。」
●
二○○七年,慈濟基金會在靖遠縣展開為期四年、十個鄉八千多口水窖的慈善專案。
在若笠鄉,慈濟集資為七百九十三戶人家打下一眼又一眼的解渴窖。翌年志工回訪,卻驚覺水窖發揮的力量有限,人們依舊無法解渴。來自台灣的慈濟志工張文郎,永遠忘不了那次在若笠晨起時所看到的景象——皚皚白雪覆蓋整座山頭,即使雪層淺薄,但一片望去仍非常可觀,教人激動!
但那股興奮隨著太陽出現而消融,「雪很快融化,卻形成水蒸氣往上飄升,而不是變成水流到土壤裏。」老天回收雨水的額度,直到地面水分收乾為止。
「慈濟在甘肅六縣援建水窖,成果很不錯,只要一年能下幾場雨,就有足夠的水可以喝,許多實例都證明百姓因此過上更好的生活。」但談起靖遠縣的若笠,張文郎不禁搖頭嘆氣:「若笠雨水太少、蒸發量又大,是個有水窖也儲不了水的地方。」
慈濟志工了解,若笠的旱象已不是靠一口水窖就能帶來希望,「唯一的辦法,就是退耕還林,讓山體養息。」遷離是對大地的敬重,也是若笠人們根本的脫貧辦法。
慈濟基金會很快做出決定。在若笠打第一口窖後一年,二○○八年三月正式啟動移民遷村計畫,幫助若笠鄉兩百一十戶貧困人家,總計一千零五十位居民遷徙下山,新居是位於若笠西北方,同在靖遠縣的劉川鄉來窰慈濟新村。
水地一畝,勝過塬上七畝
八月,距離若笠鄉兩小時車程的劉川鄉農產品集散中心,正是最熱絡的時刻。
洋蔥是當地主要經濟作物,農民忙著分堆裝袋,等待來自廣西、青海與新疆的批發商議價。今年洋蔥價格高,一斤最少可賣三毛七,以劉川鄉一畝地一萬六千斤的收成量,光這一季就能有六千元人民幣的收入。
不僅洋蔥,洋芋、蕃茄也是劉川鄉最大宗的外銷經濟農產品。「這些作物看名字就知道不是本地原產的,種子可都是舶來品呢!」農戶張明秦正將一貨車洋蔥全數賣掉,臉上漾著大大笑容,頭一偏又說起自己的新發現:「這麼一說,我不也是舶來品嗎?」十五年前,他離開乾旱的故鄉曹峴鄉,在此生根。
在劉川,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現象——走上前去問對方來自哪裏,十個有八個會告訴你,自己並不是土生土長的劉川人。
劉川鄉是典型的移民鄉,三萬一千多人口中,有超過兩萬八千人從外地遷徙而來。
二十年前,政府鼓勵旱區子弟移民,同意下山者都能分得六畝土地。若笠鄉民馬生輝決定帶著妻小定居劉川,卻被母親潑一盆冷水:「在塬上一戶人家好歹四十畝地,還養不活一家五口;你一家子下去才這六畝地,肯定會活活餓死。」馬生輝苦笑說:「她不明白,這裏是水地,水地一畝收成勝過塬上七畝地!」
馬生輝遷下來那年,身無分文,他和妻小兩手各提兩麻袋的小麥,簡單用塑膠布釘起破房子,沒有窗戶、沒有門。
下山二十年,靠著那六畝地,馬生輝不再貧窮。他供孩子念大學,住的是鋼筋水泥的新房,陸續又增添幾畝田地,連同女兒工作的薪水,一年收入達十幾萬元,「估計再幾年,我就可以買台車當代步工具。」
馬生輝無意掩飾對好生活的驕傲,講話的語調帶著成功者的自信,「這就是劉川,只要你肯努力,什麼都能變成錢。」
逐水而居,綠洲生根
馬生輝口中的劉川優勢,靠的就是塬上最缺乏的——水。
老家就在劉川的師振棟吟起一首在地民謠:「山似和尚頭,風沙吹倒牛,十種九不收,吃水貴如油。」同樣也是旱地的劉川,早先人們窮到只能依賴國家配給糧食,「兩百年前,我的祖先從鬧飢荒的山西逃到這裏;我常想,他們為何不逃到好一點的地方?」
受限於困惡的地理條件,四百二十二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只住不到四千人口;直到一九七五年在政府與聯合國的資金援助下,「劉川電力提灌工程」開始建設,提灌的水源來自三十公里外的黃河,劉川因此被充沛的黃河水澆灌成如今欣欣向榮的綠洲面貌。
但也不是每位移民都如此順利。「二十年前政府鼓勵移民,福利跟條件都很好。像我叔叔是第一批移民,國家給他六畝配套好水利灌溉的田地,還給木頭做建房材料;我這第二批的就只剩下六畝能灌溉的田地可領。」
馬生輝說,隨著移民人口愈來愈多,土地不足以配給,遷移下來的人還得自資購買土地,「剩下的那些地也不好,不但離黃河堤灌工程太遠,還要自己拉渠到地裏。」
早在二十年前,王成僑就加入移民行列,並分得五畝田地,「但是我的田離黃河太遠,實在沒有那個經濟條件拉渠,不得已又回山上去了。直到一年多前,慈濟到村子裏說要幫我在劉川蓋房子、給田地,還說要幫我拉好渠道,這才真正移民來這裏,要開始過上好生活。」
慈濟不僅幫兩百一十戶人家建造房舍,體恤山上人家幾乎以農維生、沒有其他技能,非但替居民向政府爭取每戶五畝的水田,還出資建設一座提水泵站,讓新村住戶扭開水龍頭就有水可用,也替每一塊田地帶來豐收甘露。
「不僅如此,我們還幫他們上課。」負責移民遷村工程的「慈濟項目辦公室」主任王益說:「旱田跟水田的耕作模式不同,他們還沒搬下來,我們就去教導如何種植水田。如果都不懂,下山肯定要吃虧好幾年才能有好收成。」
馬生輝也以過來人的經驗說明:「施肥、灑水或是精耕細做的農法全然不懂,人家收成六百斤夠吃夠賣,我收四百斤還負債累累!」
有別於馬生輝當年單打獨鬥,整整研究兩年才成功種植水作,王成僑在慈濟的課程協助下,下山不久就能帶著燦爛笑容翻著剛收成的扁豆,他直說:「山下的地,果然跟山上不同,莊稼收成翻了好幾倍。」
從土坯房換住鋼筋水泥房
「當年我對山下的田地絕望,遷回若笠卻依舊沒水、莊稼也絕收,再度把我逼來劉川,希望闖出一條生路。」王成僑笑說,兩度逃出若笠,第二次雖然忍耐堅持,辛苦的經濟條件仍帶給他不少打擊,「我跟人家借塊小地,隨意搭一間屋子,那簡直比狗窩還不如。」
這幾年,若沒具備一定的條件基礎,儘管有膽識、肯拚搏,也未必能在劉川過上好生活;像王成僑這樣窮困子弟,或像若笠塬上的貧窮人家,若沒有外在資助,根本無法下山定居。
「慈濟給我蓋的房子,我賺八輩子都蓋不起呢!」王成僑笑瞇瞇的臉一直沒有鬆下來。輕敲牆壁,他笑開了臉說:「這鋼筋水泥房堅固得很,美麗得很!」
積極投入來窰慈濟新村整體建設工程,一路見證它從無到有的王益,對自己監工的品質相當有信心:「為了配合在地的屋體結構與型態,又要兼具實用與美觀,前前後後圖紙都不知道改了多少次。但一間房子除了看它的外表,內在更是重要。」
王益說,為了保證住房品質,每一塊磚頭都是以人工卸貨,維持磚體四四方方,一角都不能缺。
興工那年遇上五一二汶川大地震,甘肅部分地區也受影響;回顧一九二○年甘肅也經歷一場大地震,於是藍圖紙一攤,新屋結構再次修改。「牆壁的厚度增加十二釐米,還增添上下圈梁以及十二根抗震柱。把鄉親遷居下來,不只要讓他們過好生活,也要過安心的日子。」
每戶占地約四百二十平方米的住房,由鋼筋水泥搭蓋,屋體寬敞,有庭有院,甚至還有家畜圈。今年九月就要升上高三的張淑琴,最欣賞這房子的採光設計。
塬上人家住的土坯房,大多是由黃土混著小麥桿建成,門旁妝點兩個小窗,即使大白天室內光線都很晦暗。「夏天我就拉張桌子到庭院裏,邊流汗邊寫功課,冬天冷得不敢出門,只能就著窗戶邊的光線寫。」
現在張淑琴拿起密密麻麻的暑期功課,直說她的進度超前許多,「以前到暑假結束前都還寫不完呢!」
交通方便,縮短家人距離
田地的配給讓農人笑呵呵,房子的建構也令住戶直呼這是神仙過的生活。但更讓他們滿意的,還有便捷的交通跟闊達的交易市場。
距離來窰慈濟新村路程不到一分鐘的小餐館,中午飄來陣陣飯菜香;一個月前新開張,店主是從若笠搬來的張巧梅。
過了正午客人多的時間,張巧梅揩揩手上的油漬,好不容易鬆一口氣,「很累,但現在這樣我覺得很幸福。」
以前在塬上,她獨自苦守四十畝旱地,好讓丈夫離家到城市打工,「若笠實在太偏遠,路途不好駛,車資又貴,我家那口子四個月才能回家一趟。」但為了孩子的學費,張巧梅就算再捨不得、再依賴也得放手。
「現在搬到山下來,他每週都可以回家一趟。」走到門口,張巧梅指著前方那條鋪著黑柏油的大路,「看,國道一○九就在我家門前,出門打工往返方便,要做生意也有客源,多好!」
來窰慈濟新村邊臨一○九國道可不是碰巧,說起這段挑剔的選址過程,王益至今仍印象深刻:「第一個地方上空有高壓線所以淘汰,第二個地方地勢低窪、容易淹水;一直到最後這個地點——地勢高、群山圍繞,重點是前方那條馬路就是國道一○九,打工、上學都方便,這才終於定案。」
劉川鄉書記張維斌笑說,這確實是個很好的地點;也談起整個劉川鄉的優勢——國道一○九高速公路與白寶鐵路橫穿境內,便捷的交通帶來更多商機,也因為經濟水平、交通水準提升,確定成為工業集中區,並畫入「蘭白都市經濟圈」的重點功能區,前景相當被看好。
強大的條件優勢,還需要有足夠的勞動人力才能成形,張維斌對慈濟新村這批移民給予肯定:「這不但是整個甘肅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工程,這些人的勞動力也將化成生產力,對劉川來說是一股很強的助力。」
帶著希望夢想迎接明天
走在來窰慈濟新村,兩千棵綠化的樹苗已經在成長,白天成人出去打工,到了傍晚才能見到活絡的村景。父母帶著孩子在廣場散步,多數人家也總愛拉張小椅坐在外頭與鄰居相聚聊天。隨意問上一個人,他們對新生活都是希望滿載。
七月底,若笠鄉居民竇學仁看好日子,帶著媽媽及一車子的家當,沿路顛簸兩個鐘頭抵達劉川的新家。
六米長的大紅鞭炮從門口到上房,一路乒乓作響。竇學仁先將一家之主的灶爺迎入廚房,母親馬海芳巧手做出一個個花樣繁雜且點綴色彩的花饅頭,小妹竇學勤與前來幫忙的親戚,在另一邊拉著喜慶日才會吃的長麵。
「如果沒有政府跟慈濟的幫忙,靠我們一家老小是沒辦法在劉川住上那麼好的房的。」竇學仁迎客進屋時,總會不好意思地添了句:「因為沒有錢,新房所有的東西都是山上的舊家具。」
從小生活在貧寒的單親家庭中,母親積勞成疾,竇學仁很難想像靠著他和妹妹兩人在城裏打工的微薄薪資,還能在人人夢想中的水地劉川擁有自己的房。
「接下來就是讓學仁娶房媳婦。」馬海芳說,在山上時她最擔心的就是這件事:「住在那樣窮的地方,哪個女孩願意嫁到我家來?現在在劉川,就不用愁了。」
直嚷著劉川是個好地方的馬海芳說,以前是日復一日單純過生活,現在是日日帶著希望盼著明天來。而早他們半年遷居下來的王守廣一家,已經站在夢想的正中心。
一直以來,王守廣的心願是當醫師,當年父母為了成全他的學業,東湊西借,最後學業完成,等於開始還債的日子,他不得不放下書本開始打工,做起農活。「醫士畢業後還要繼續念書考取執照,我已經沒本事再念。」因為只要他一停工準備考試,家裏就會斷糧斷炊。
「搬下劉川,完成夢想的時候就到了。」劉川的打工機會多,太太杜穎馬上應徵到工作,交通順暢便捷也讓她能兼顧家庭、照顧孩子。雖然辛苦,但這全是要支持王守廣念書考取證照。
「當初我嫁給他就是知道他是醫士畢業的,我父母肯把我從平地嫁到山上受苦,也是看在他那有出息的底子。」
今年王守廣也不負妻子的期待,考取助理醫師執照,並在新村旁租間小房開起藥鋪為人診療簡單的小病,「接下來我還要更努力,繼續考上去。」
●
來窰慈濟新村整體工程包含房舍、自來水、沼氣池、衛生室與學校,二○○八年底陸續搬遷;今年九月農收之後,兩百一十戶若笠人下山遷入。
若笠鄉瑤上的一塊玉米田裏,從學校放假返家的張淑琴跪在墳前,點上一炷香,放點小餅乾和幾顆自己蜜的桃子,向往生一年餘的爺爺奶奶報告近況。
「爺爺、奶奶,我是淑琴,今年五月我和媽媽就搬到劉川了,那裏一切都好,只可惜您們不在……」
張淑琴難過地說,他們家確定可以搬遷下山時,最期待的就是兩位老人家,「人家都說劉川是個有出息的地方,他們想去劉川開開眼界,下去當一個有出息的人。」
去年農曆年前,張淑琴的奶奶撒手人寰,隔不到三個月爺爺也辭世了。老人家來不及遷新居,但他們的孫女淑琴已經開始過「有出息」的日子了。
「以前在山上有四十畝旱地需要我下田幫忙,現在來到山下,哥哥們去外地打工賺錢,五畝的水地母親應付得來,我就可以安心學習。」
「去城裏念書前,我原本以為世界上每個角落都像我們若笠一樣。」了解外面的世界大不同,當時還住在若笠塬上的張淑琴明白家裏的經濟條件,是不允許她有太多的妄想。
「現在到劉川,我開始對未來有想法。我想要考上更好的學校,出去看看這世界有多大。」張淑琴靦腆卻也信心十足:「就像爺奶說的,搬到這兒,我就是一個有出息的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