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日 醫人、醫心、醫大地
◆9‧22《農八月‧十五》
【靜思小語】貼合佛心與菩薩志願,運駕慈航拔苦予樂,讓愛生生不息。
感心、安心、護法心
國際人醫會成員一年一度相聚花蓮,今年有二十三個國家地區的人醫共聚;眾人同心發願,不只醫人、醫病,更能成為關懷大地的「大醫王」。
《無量義經》云:「大醫王,分別病相,曉了藥性,隨病授藥,令眾樂服。」早會時,上人感恩大家常於世界各地舉辦義診,服務貧病交煎的苦難人,成為他們生命中的貴人,為他們開啟光明的未來。「這分平等的尊重與愛,正是佛心;且不只醫人病痛,還醫心——打開人人的心門,引導遠離憂鬱。」
「生病」在日文謂之「病氣」,上人指出,現今全球天候帶有「病氣」,一旦發病,會對大地造成很大的損傷。「良醫要能醫人、醫心、醫大地,才能真正救世。」
馬來西亞林連水醫師,前年首次返台參加人醫會年會,體會到地球「病重」,回到居住地即力行環保,改騎自行車上班,且積極向診所員工與病患講解地球現狀,「勸素救地球」。
「人類『非素不可』,既有益健康,又能保護大地。」上人欣言,只要一個人改變,就可以改變很多人,此即《無量義經》「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的精神。
月到中秋分外明。欣逢中秋佳節,上人期勉人人心如明月:「分秒都要像中秋天上的明月,圓而無缺,清澈明亮。」
年會中適逢凡那比颱風來襲,承擔此次營隊的中區慈濟人合心協力,善接變化球,讓一切圓滿。
「他們說:雖然很累卻甘願——只要大醫王們『感心』,並讓上人『安心』,再辛苦都值得!」上人欣言眾多護法來護航,讓此次年會能「乘風破浪,安穩度過」。「但願每一艘慈航,航向全世界,為苦難眾生拔除苦難。」
佛心、師志、愛不息
慈濟推動大體捐贈十五周年,「將生命化作永恆——向無語良師致敬」音樂會,午後在花蓮靜思堂舉行。兩個多小時中,眾人回顧了慈濟推動大體捐贈的緣起,捨身菩薩的家屬、慈大醫學系校友,亦分享對大體老師的感懷。
慈大副校長曾國藩教授述及大體老師家屬以堅定的心,圓滿至親遺願時,數度語哽:「他們送老師來時,沒有掉下一滴淚;但當他們回去、打開家門那一刻,少了一個人的落寞,是我們無法陪伴的……」
慈濟大學解剖學科王曰然主任也分享,父親病中曾因實習醫師技術生疏而受苦;這段經歷讓她不希望學生遇到問題時,找不到老師,因此常深夜都還待在辦公室。
無限緬懷與追思,托曲寄情,化為深深的祝福。馬來西亞、美國、海地及玻利維亞的人醫會成員,更以慈濟歌曲「千手世界」手語表演,齊向大體老師致敬。
「此時此刻,我的心靈澎湃難平靜……」看到螢幕上浮現歷來大體老師的畫面,有許多是資深慈濟人,上人也哽咽表示,這群貼心弟子身體健康時出錢出力、為慈濟付出,生命最後仍響應師父呼籲,為醫學發展奉獻出大體。
「我從心裏逐一向他們致上最敬禮,未來這群菩薩都是我的長輩,將在菩薩道上接引我;這就是愛的循環。相信這分師徒之情,已在生生世世的輪迴中……」
唯有良醫能救拔病苦,上人再次感恩無語良師家屬們的無私奉獻;亦欣見年輕醫師具使命感,在臨床老師教導下,於真實人體學習模擬手術,這分「良醫傳承」,是學醫生涯中相當重要的過程。
「期待人人以佛心相貼合,以相同的菩薩志願,駕慈航乘風破浪,到達每個需要幫助的地方去拔苦予樂,讓這分愛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