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 草根菩提
◆9‧7《農七月‧二十九》
【靜思小語】草根能保護大地,草尖凝集的露珠亦如法水,能滋潤心地。
守護大地,復健生命
「好的道理必須由人起身實踐。」從一九九○年八月幸福人生講座中的楊順苓小姐率先響應上人呼籲,至今全台已有四千多個環保點,已受證的環保志工達六萬多人;慈濟環保站裏一雙雙勞動不息的手,串起了二十年的環保志業。
除了慈濟人響應上人呼籲而做環保,社區中還有許多人憑著相信上人的一念心,以及保護環境、疼惜物命的一分愛,長年來穿梭大街小巷中,無畏髒臭與勞累,實際「做」出環保的康莊大道。
光是大台北地區即有一千八百多個大大小小的慈濟環保點,上人無法一一走訪,因此以「環保二十感恩會」方式,向眾人表達誠摯感恩之意。上午在關渡慈濟志業園區舉辦的感恩會,內湖郭碧霞師姊分享自己由環保志工進一步受證為慈濟委員的過程。
她投入慈濟七年,帶動家中十餘人參與,母親即使罹患硬皮症,仍日日風雨無阻於附近公園、校園做環保。近來碧霞師姊還設立週三夜間環保站,讓社區環保更加落實;此外,更拜訪十八所中小學,帶動兩萬多名師生加入環保行列。
天母李寶珠師姊分享從回收塑膠瓶中撿到四條黃金項鍊,並從字跡模糊的藥袋尋找失主的感人歷程。文山區陳麗晴師姊分享樂於做清潔及環保工作,女兒也被感動一起參與……
環保二十年,是環保志工以確確實實的行動走過的扎實歲月。上人讚歎大家有心、有願、有力,用心投入且持之以恆,實為難得;也對眾憶述自己年輕時的志向——
「我不願只為一個家庭提菜籃,這樣的人生太可惜了;我如果要提菜籃,就要提天下的菜籃,希望讓天下的人人都有三餐可吃。我的人生依此方向前進,思考如何才能使天下眾生皆能溫飽、生命安全無虞?唯有山河大地平安、四大調和。」
大地承載萬物,也供應萬物生存,上人教眾要感恩、疼惜這片土地。「唯有大地平安,人人才能健康、安穩度日。要懷抱『走路要輕,怕地會痛』的心,疼惜大地、疼惜所有物命。」
草根保護大地,草尖凝集的露珠也能滋潤大地,故上人以「草根菩提」讚譽環保志工,真正做到了「敬天愛地聚福緣」;亦期許人人吸收法水,運用在日常生活、融於環保行動中。
美善身影,台灣之寶
下午的感恩會中,信義區李黃煥師姊分享,她從小家境清寒,養成克勤克儉的個性;嫁給山東籍、從事軍職的先生後,一家十口須節衣縮食才能度日。進入慈濟,她力行勤儉生活——自己做麵食、穿回收衣、節省水資源,五十年來甚少丟棄物品;夫妻倆未曾汰換家具、也不曾買過車,卻先後捐了兩個榮董。
新店吳許雪英師姊承擔屈尺環保站站長,堅定守護翡翠水庫上游南勢溪;許寶絨師姊則守護在另一源頭北勢溪,已有十九年之久。這裏平均一個月回收兩萬多支寶特瓶。
上人開示,昨天走訪的每個環保站,無論是座落陸橋下、隱身市街中,或位居山間,都各有千秋;在中正萬華區環保站,看到老菩薩整理糾結的塑膠袋,她們不僅對塑膠材質瞭若指掌,還細心地剪下袋子上的標籤,甚至用回收的機器壓縮蓬鬆的塑膠袋,以節省儲放空間。
今年七月十九日,慈濟以非政府組織身分,正式取得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特殊諮詢地位」;八月三十日至九月一日獲邀參加聯合國在澳洲墨爾本舉辦的第六十三屆「公共資訊部與非政府組織」年度會議。
慈濟志工在會場展覽區內精心布置甘肅水窖援建、印尼紅溪河整治以及台灣莫拉克風災援助等文宣,並說明氣候變遷造成的災難。展示區內也擺放環保毛毯、竹筒、環保杯及菩提葉徽章等,向來賓說明慈濟發展歷程與精神理念。
「慈濟在聯合國年會中展示的環保成果,告訴大家『用心去做就對了』;只要用心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像是使用環保杯就能減少每天消耗的紙杯,獲得與會人士響應。」
國際眾多學者大聲疾呼「環保救地球」,然慈濟環保志工已身體力行二十年,見證環保成果是實際「做」出來的。上人表示:「太過複雜的方法難以做到,但慈濟這麼簡單的環保方法,也很少人能落實。我們讓國際人士了解,台灣人做到了!」
此趟行腳,上人準備了竹炭護腰、手套、衣褲等多項環保製品與環保志工結緣,感恩大家長年來的付出與護持,並請大家善加運用,保護好自身安全與健康。其中,環保衣褲是由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以志工回收的寶特瓶所研發。
「若非志工用心回收分類,也無法有此『化腐朽為神奇』的成果,展示在國際人士面前。尤其環保毛毯已輸送到許多國家,用於濟貧、救災,令國際人士驚歎、肯定與信任,見證『台灣無以為寶,以愛、以善為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