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27期
2010-10-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慈善線上
  慈善台灣‧彰化
  人生練習題
  特別報導‧菲律賓
  天涯共此情‧四川
  寰宇慈濟
  人文沉思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年九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27期
  一日 福,平安的保護膜

 

◆9‧1《農七月‧二十三》

【靜思小語】心起覺悟、懺悔,使惡的氣流緩和,讓善的氣流旺盛。

警惕無常,敬天愛地

《佛說無常經》云:「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早會時間,上人提到上印下順師公上人生前即言不往生極樂淨土、婉謝助念,若信眾前來,即念誦《佛說無常經》,體會「無常」之理。

「佛陀教示:『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世,即遷流無常的時間;隨著時間過去,前一秒所發生的事已經成為歷史,好事成為佳話、苦難事徒留遺憾。間,則是空間;隨著『成、住、壞、空』,所處空間之景物亦不斷改變。」

上人解說,經中所云「妙高山」就是「須彌山」,是世間最高大的山。「即使如此宏偉高大的山,也會在歷經長久時間後壞散;深不見底的大海,也終有乾涸之時。」

如今地球最高峰喜馬拉雅山,鄰近的青海省玉樹縣今年四月發生大地震,受災嚴重;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喀什米爾地區,不久前也因豪雨引發洪水、土石流。「『妙高山』因為四大不調和的災難而傾動了……『器世間』的一切,終有衰敗壞滅之時。」

在不斷變動的「無常」中,唯有純淨的本性無始無終。上人表示:「佛陀教誡無常,是要大家有所警覺,回歸善良的本性;慈濟宣導『敬天愛地聚福緣』,不是一時一地的短暫活動,而是長年累月必須推動的教育。」

佛法教眾「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上人強調慈濟人不僅行善修福,也要在人群中得智慧,每一個人生故事都是值得探討、學習或引為警惕的修行法門。

「師父一門而入,終身奉行『為佛教、為眾生』六字。大家『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即是正確的方向,就有做不盡、學不盡的法。既知無常,就要精進;時時警惕無常,才能把握當下,讓善法入心,用於日常生活。」

萊羅克颱風逼近,上人期勉大家持續警戒,時時刻刻以最真誠的心,敬天愛地聚福緣。「『福』,就是平安的保護膜。莫再自詡人定勝天,要時時警惕無常、起懺悔心,虔誠祈禱,使惡的氣流緩和、讓善的氣流更旺盛。心起覺悟,人與人之間互愛、呵護大地,自然四大調和,人間平安。」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