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41期
2011-12-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朝鮮
  天涯共此情‧賴索托
  天涯共此情‧南非
  特別報導‧泰國
  淨土人間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一年十一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41期
  二十九日 柔軟心,化芥蒂

 

◆11‧29《農十一月‧初五》

【靜思小語】放寬心胸,與人結好緣、造福緣,日日歡喜自在。

無常不期而至

「法譬如水」經藏演繹中威風凜凜的「黑白無常」,一位穿黑衣、一位穿白衣,上人解說,「黑無常」代表黑夜,「白無常」代表白晝——意謂人生無常,不分白晝黑夜,警示眾生須謹慎於身、口、意的起念造作,否則無常不期而至,終究墮入六道輪迴中而不由自主。

上人稱歎,在每一場歲末祝福典禮,臺上慈航啟程,臺下法海齊聲呼喚,祥和莊嚴有道氣;慈勉人間菩薩要精進,不只是隨處救拔苦難,為人群造福,且要實實在在走入佛陀智慧法海,福慧雙修。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上人指出,環境對個人的自我認知很關鍵,若沒有選擇具備仁德與光明面的地方居住,便無法獲得正面的智慧。

「臺灣以『善』和『愛』為寶,處處充滿善良及無私大愛;不只要選擇好人多的地方居住,還要讓地方上善良有愛心的人更多,社會才能平安又祥和。」

煩惱不存於心

「法譬如水」經藏演繹今年八月從高雄啟動,迄今「靈山會不散」。慈濟人將法船開入社區,持續自我精進且接引會眾,上人言,「入經藏」要能真正放寬心胸,與人結好緣、造福緣;此次行腳,聽到慈濟人分享法親間解開心結重建緊密情誼,令人備感安慰與歡喜。

欲調和心念,須引法入心。上人對眾言,既已「入經藏」,要能理解佛陀教義;法入心後,對於過去所犯的錯誤,要及時懺悔;人與人之間難免有摩擦、起衝突,在過去總會認為:「我是對的,為何要認輸低頭?」入經藏以後,就懂得轉念:「無論如何,我都要虔誠懺悔。」

「不要常常抱著『我沒有錯』的心態,雙方各執己見,永遠無法和解;能放寬心胸、多結好緣,煩惱不存於心,便能日日歡喜自在。」

授證時,「想師豆」的歌聲響起,上人致勉,海外慈濟人受地理阻隔,雖然日日「想師」卻無法隨侍在側,只能將想師之情全心融入慈濟;「身在臺灣、貼近師父的慈濟人,要把握、珍惜這分難得的因緣,做師父想做的事、愛師父所愛的眾生。」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