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41期
2011-12-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朝鮮
  天涯共此情‧賴索托
  天涯共此情‧南非
  特別報導‧泰國
  淨土人間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一年十一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41期
  二十五日 道理通,心路就通

 

11‧25《農十一月‧初一》

【靜思小語】引法入心,通達道理;道理通,心路就通。

有做才有感受

一早,聽取雲嘉慈濟人報告組隊擴編事項,上人稱許,雲嘉志工純樸合心,歲末祝福典禮中,臺上臺下相呼應,共同唱誦比手語,很有道氣。

「不同於拿香拜拜,各人求各人的心願;慈濟人同一心志,虔誠入經藏,履踐佛陀教法,真正引法入心,通達人生道理。道通、路就通。」

上人期許四法四門緊密相合,法親之間互愛融洽,凝聚力量成就好事;「資深者有責任帶動新進者一起做事;有做才能真有感受,有感受才能傳承分享。」

愛奉獻,感恩回饋

上午在雲林聯絡處開啟臺灣地區第一場歲末祝福暨授證,上人以「受樂易迷」對眾開示——安逸享樂的生活容易使人迷失,知福還能造福,才是福慧雙具。

「大家過去生都寫了福與慧的劇本,今生無論貧富、即使遭受人生之苦,都有貴人相伴、接引進入慈濟菩薩團體;每一位慈濟人都是菩薩、都是彼此的貴人,要很珍惜,以感恩、尊重、愛共同付出,用心寫好來生的劇本。」

今年「慈濟大藏經」影片回顧,從年初開始,驚世災難頻傳,一再印證「人生無常,國土危脆」之理。上人教勉,短時間的天搖地動,就讓許多生命覆滅,在無常而短暫的人生中,有什麼好計較、執著?唯有把握當下,結合每一分愛心力量,才能成就好事。

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皆起於五十二年前,上人為天下人付出的一念心;上人感恩慈濟成立四十五年來,人人秉持「佛心師志」,合和互協,「既已認定目標,即要踏實邁進;只要人人篤定方向,隨著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的因緣聚合,總有一天會成就淨化人心的志願。」

座中包括大林慈濟醫院醫護同仁,上人言,近年有很多海外醫界人士來臺吸取慈濟的醫療人文與做法,期待醫療志業用心穩步,朝正確方向精進。「但願醫療以『愛』而奉獻,病患以『感恩』回饋,建立起愛與感恩的循環。」

慈悲心,日日養

「在富裕享受的國度,難以招募人間菩薩;若是團隊本身無法合心、道心無法持續,也難以凝聚救援苦難的大力量……」與大林慈院同仁溫馨座談,上人提及今年臺灣推動經藏演繹的因緣。

「兩、三年前,看到馬來西亞演出音樂手語劇,凝聚起非常莊嚴虔誠的法會氣氛,不僅感動於整齊亮麗的人文形象,更感動社區志工與慈濟人和諧、合心,共守一百零八天的素食齋戒,且一區公演完畢後,種子志工即到其他地區訓練、帶動,在每一個地區輪流公演,凝聚眾人善念、了解經文義理,也接引許多民眾發心投入菩薩行列,故我認為在臺灣也可以做得很好。」

上人強調,經藏演繹不只是一次活動而已,要以恭敬心誦持經文偈句,且在演繹過後持續「入經藏」,讓法句義理深銘於心。

世間善惡拔河,上人教勉,心打不開,捨不得、不造福,就容易招感惡業力,遭災致禍。「於此大時代,須明大是非;見到大劫難,須養大慈悲,若是平時疏於培養慈悲心,一旦大難來時,就難有賑災拔苦的力量。」

「佛陀來人間,是為了教育眾生、開啟人人的愛心。」上人叮嚀,信仰佛法要建立正信,身、口、意都要謹慎不造惡業,「應知六道眾生皆因其業力而受生於不同的身形與環境中,莫為了一時口欲殺生食肉。」

慈濟人文,要從起源地向國際發揚光大,上人致勉,只要讓人感受合心、和氣的團體之美,自然能吸引人投入。「請大家開闊心胸,用心用愛持續發揮『軟實力』,讓愛與善的影響力更為廣大。」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