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日 精進內心道場
◆11‧21《農十月‧二十六》
【靜思小語】懂得知足,就能守戒;對人感恩,就能定心;能夠善解,就有智慧。
有愛,就能發揮力量
「是有慈濟的地方就有臺灣人,還是有臺灣人的地方就有慈濟?哪一個比較大?」一位訪客有此一問,上人引導思考,只要有愛心,不論身在何處,臺灣人都能發揮大力量。
看到黑皮膚的非洲志工也穿著慈濟制服,來訪者覺得新奇,上人以此分享,慈濟人到南非耕耘、帶動本土志工已有十多年,在南非發生種族暴動時,也無懼危險,深入祖魯族部落救助貧苦人。
南非慈濟人為了安定貧苦人的生活,開設職業訓練班,輔導婦女習得一技之長,並且帶動她們轉變心念,走出受害無助的困境,結合力量照顧社區裏的愛滋病患、愛滋孤兒。經過長時間的陪伴,祖魯族人知道這些黃種人來自臺灣,且感受真誠之愛,目前僅是德本地區就有五千多名祖魯族志工,為社區帶動愛的循環。
「天地間,眾生都是生命共同體,要關懷天下事。少數人以愛心帶動,就能凝聚大眾心力,促進社會祥和。」
上人感恩南非慈濟人在種族衝突、動亂的危險中發揮愛的力量,讓對立的族群合心、共同造福。「國家欲福蔭人民,唯有社會祥和,各方面才能有所發展;人與人之間有愛,人民生活安穩,民心就不會浮動!」
善解,不受煩惱纏縛
與北區合心和氣組隊座談,面對多位從青年、中年就跟著師父做慈濟的資深弟子,上人感嘆,每天行程滿檔,外在的時間不屬於自己,且歲月不饒人,身體機能隨著時間老化,故深感「來不及」而努力做天下事。
「人身難得,菩薩道難行。我們此生已得人身,且已踏上菩薩道,但菩薩若還是『在纏』∣∣一方面要做菩薩,一方面心靈又受煩惱纏縛,在人與人之間起分別心,在善惡緣之間牽扯罣礙,會令我很不捨……」
慈濟四大志業從臺灣發祥,而今能普遍全球,上人感恩所有慈濟人用心用愛付出以成;「大家要時時自問,是否『行善有餘,智慧不足』?我不捨弟子習氣未除、煩惱不斷,有責任讓人人深入經藏、體會佛法。」
上人直言,所說的「智慧不足」——是不夠善解。
佛法是真實道,上人教眾朝「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五分法身」持續精進;能持戒、禪定、啟智慧,就不再起煩惱;欲達解脫之境,就要善解。
「以善解心看待一切,自然能夠超脫執著,不再受人我是非牽絆,即得解脫知見,清楚天下事理。」上人教資深弟子們,要跟緊師父的腳步、跟著法輪不斷運轉,以佛法淨化人心,社會才能祥和、天下才能平安無災。
「我現在最需要的是能夠『承擔責任』的弟子,但是不能執著……」上人期待大家為天下人做天下事,同時藉事練心,在內心的道場裏精進,以感恩和善解心面對一切。
「懂得感恩,才能穩固定力;能夠知足,才能守戒。」上人明言,聞法入心,尚須力行,「人生無常,眾生共業深重,要懂得把握因緣,認真用功,在人群中修學一部部大藏經;行於菩薩道上要勇於承擔,做到『心中有佛、行中有法』。」
「只要能做事、能承擔,人人都是有福人;人與人之間心寬念純,合心耕福田,世間就會有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