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日 老實行經
◆11‧8《農十月‧十三》
【靜思小語】「經」是路,要腳踏實地去行。
信實誠正不偏差
大陸四川、昆明志工返回精舍尋根,上人教眾莫輕己能,應開闊心胸,彼此關懷,且用心疼惜受毀傷的大地。
「『人間菩薩如農夫,信實誠正如大地』,慈濟人志為人間菩薩,要用最誠懇的心、正信的理念來待人處事,為人間播撒善種子、用心耕耘。」
上人勉眾,學佛要有正信,內心誠正信實,老實做事,就不會「差毫釐、失千里」。
近年來大陸經濟突飛猛進,上人叮嚀大家,要不斷啟發富有錢財的人也能富有愛心,此即「教富濟貧」;此外也要「濟貧教富」,引導貧苦人也能付出一己之力助人。
「慈濟用愛鋪路走過四十五年,早期精舍生活欲得一餐溫飽不易,然因心甘情願付出,在克勤克難中,倒也輕安地一路走來;現在大家所踏的這一條康莊大道,都是人人用心用愛,以心血汗水鋪過來的。」
上人期待大眾理解慈濟的宗教觀,以正確的人生「宗」旨,不斷接受生活的「教」育,人人相互帶動,去除自心貪、瞋、癡的污染,勇猛精進為人群付出。
心如清蓮不迷失
上人為五位昆明志工授證,殷勉「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去除凡夫習氣,建立人品典範,讓善種子從一而生無量。
「佛心是大覺悟也是大慈悲之心,要時時引法入心,洗滌污垢,讓心如蓮花般清淨。人心若缺愛,就會迷失,將致使社會不安;有法為基礎,走入人群就會很踏實。」
上人言,慈濟人付出無所求,再艱鉅、再辛苦,都會克服萬難、使命必達;只要接受者離苦得樂,就是最好的回饋與收穫。
腳踏實地不入魔
與資深慈濟人談話,上人語重心長表示,修行方向稍有偏差,將「無」視為「有」,迷於幻化境界,易走火入魔。
上人指出,佛陀初證道時,入於「華嚴境界」,乃形容佛陀當時心境開闊,了悟天地萬物之道理。「那般浩瀚無涯的心境,即《無量義經》偈云:『靜寂清澄、志玄虛漠』。換言之,華嚴世界形容的是佛陀寧靜清澄的心境,而非另有世界。」
「『經』就是路,要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腳踏實地實踐。」上人直言,虛幻之外無法,學佛要腳踏實地入人群、行菩薩道。「法入心、法入行,帶動人人投入助人行列,自然家家祥和、戶戶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