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 道風德香薰一切
◆11‧1《農十月‧初六》
【靜思小語】近香薰香,近髒染污。
法希有,善珍惜
晨語時間,上人講述一則佛典故事——
佛陀與阿難經過市集,見地上有一條草繩,佛陀請阿難拾起。阿難說:「這條草繩味道很臭,肯定綁過魚。」再往前看到一張紙,佛陀又要阿難撿起。阿難言:「這張紙很香,之前應該包過香。」
佛陀以此教育弟子——紙是用牛糞拌草製成,原本污穢的東西在包香之後,染有香氣;而草繩本具植物香氣,用來綁魚後,就染上腥臭。「所以世間物質沒有定相,接近髒的東西會被污染,接近香的東西也會受薰習;就如人的本性清淨單純,若經過不好的環境熏染,就會污濁。因此學佛者要守志奉道,才能真正走上覺悟大道。」
「佛陀以包香料的紙與繫魚的繩教導弟子:長期親近賢人,能增長智慧、養成賢德品格;長期接近品行低劣者,則會沾染惡習,令人嫌惡。心靈散發『德香』,才能讓人起歡喜心,跟隨受教。」
上人比喻,佛德如經久不散、廣傳世間的香氣,能廣薰一切,讓人欣喜受教;就如《無量義經》所言:「道風德香薰一切,天人象馬調御師。」
「眾生剛強,難調難伏,發心容易恆心難;而佛陀應眾生不同根機設教、循循善誘,引導人人去惡向善,故為『天人象馬調御師』。」上人指出,凡夫心起伏不定,要有「調御師」的智慧與力量,才能調伏剛強心性。
「修除心靈的貪、瞋、癡等無明煩惱,自我調伏剛強習氣,才有足夠的力量引導別人。就如古人說:『道之化人,如風偃草』,翠綠稻葉受和風吹拂,順著風向彎腰搖曳,揚起陣陣綠色波浪,十分美麗;道德之風,能化育大眾、導正禮儀,使人人展現合齊之美。」
《四十二章經》云:「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上人以「時希有,佛名希有,法希有,利益希有」勉眾對佛法要起恭敬心,守志奉道,依教奉行。
「把握正確的時間說正確的話,為『時希有』;得聞過去諸佛之名與其義,為『佛名希有』;佛將說之法,是佛所護念的覺悟真理,故『法希有』;此法利益眾生,導引眾生走上修行成佛的菩提大道,故『利益希有』。」
佛陀以德行教育眾生,上人勉學佛者拳拳服膺;唯有守護志向,精進前行,才能回歸與佛同等的清淨本性。
惜人身,行正道
投入慈濟二十年、香港慈濟人暱稱「阿嬤」的慈濟委員蔡麗輝,昨日清晨安詳往生,享年八十五歲。上人雖感不捨,仍致以深切祝福。
阿嬤三個兒子事業有成,且很孝順,但阿嬤堅持不與他們同住或移居國外享清福,獨自住在租來的小公寓裏,專心做慈濟。每天做完早課、吃一碗粥,就出門搭地鐵、轉巴士,到會員家說慈濟,迄今會員近三百戶。
上人讚歎:「她吃得簡單、穿得簡單、住得簡單,生活自由,道心卻很堅固;雖然居於斗室,卻有『靜寂清澄,志玄虛漠』的遼闊心胸,度人的心很篤定。」
去年阿嬤發現罹患膽囊癌,為了不讓師父擔心,她努力調養身體,今年元月帶著一群香港榮譽董事、會員回花蓮;當時她以閩南語、泉州話、普通話夾雜的口音,殷切訴說,自己到人生最後一口氣都不會放棄慈濟,生生世世都走在菩薩道上,請師父放心。
「生是死的起點——每一個人來到人間的那一天,就起步邁向死亡。人無法選擇投生的環境,也無法預知無常何時到來,但是能夠在生與死之間,選擇自己的人生方向。人生苦短,芸芸眾生於欲水、愛河的波浪中沈浮,感恩慈濟人把握每一個時刻在菩薩道上精進,成就永恆的慧命與道業。」
上人欣慰她此生珍惜正法、吸收正法、行往正道,結下無量善緣。「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雖然她是一位平凡的婦女,但因為走對了路,有不平凡的意志力,所以有許許多多人愛她。精進付出一生,堪為人品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