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邁慈濟學校回饋之旅
◎撰文‧凃心怡 攝影‧林炎煌
捐出零用錢、慈善路跑、從泰北迢迢南下曼谷清掃災區,
清邁慈濟學校師生為同胞付出,
更希望能回饋慈濟志工多年的關愛……
十二月初,泰國接連兩週的連續假日,中南方都市迎來度假人潮,這其中有五十位北方的中學師生,坐遊覽車來到曼谷,目的並非旅遊,而是要投入以工代賑的打掃活動。
「我們昨天下午五點上車,抵達曼谷時是今天早上七點多了。」清邁(Chiang Mai)慈濟學校駐校代表黃雅純說,雖然坐了十四個小時的車,但是南下曼谷,卻是師生們這學期最大的盼望。
這一次泰國水患從北部開始,部分地區出現土石流及積水,所幸很快就退去,「這些事件發生在上學期末即將放假時,我們學校師生都有去災區幫忙。」
本以為災難已去,誰知假期過去,大水淹沒中南部,千百萬人受到影響。清邁慈濟學校十月三十一日開學當天,黃雅純利用兩節課的時間,向學生說明水患現況。「下課之後,許多比較大的孩子跑來問我,有沒有機會到曼谷幫忙?」
當時水患嚴峻,深入災區實屬危險,於是黃雅純讓孩子們製作慰問卡片,三百張的鼓勵與支持,由曼谷慈濟志工帶到收容中心致贈給民眾。之後,校方也舉辦兩場義賣,三萬多元善款是學生與老師在有限能力下,發揮出的飽滿愛心。
十二月五日那週,正值泰國人最敬愛的國王蒲美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dej)八十四歲華誕,舉國歡騰,清邁慈濟學校也舉辦為期三天的慈善路跑活動。
「孩子們跑校園一圈,老師們就捐出一元賑災;若是老師跑一圈,校長就要捐出五元。」黃雅純解釋,所謂的一圈不是操場四百公尺那麼簡單,要從升旗臺跑過一個上坡,再經過風雨操場繞過老師宿舍,估算這樣一圈至少有一公里的距離,再加上校園地形坡度,黃雅純笑說,「一圈才一元,這個錢好難賺!」
然而慈善路跑踴躍,三天募得一萬多元,對全校六百多位師生來說,算得上是超乎預期了。
今年高一的詹吉拉‧賽南(Jenjira Sarum)個頭嬌小、身材纖細,談起路跑,她雖喊累,但也有六圈的成績,「我一圈要跑二十五分鐘,但我們班上有人更厲害,跑了十七圈呢!」
●
這一回,學校不是將募款匯到曼谷,而是由學生親自前來交遞。「慈濟志工展開以工代賑行動,我們終於有機會可以幫忙,但因打掃工作粗重,又要深入災區,我們只開放給國三以及高一的學生參加。」黃雅純進一步表示,一趟旅費一千三百元,由於是屬於志工性質,師生們自掏腰包,「這次來的都是高一學生,但這一屆學生家境都不算太好。」
詹吉拉即是其一,但她助人的心卻相當熱忱,早在學期初得知水患規模就開始準備,「我跟四個同學約好,只要有機會就一定要去中南部幫忙;除了存下父母給我的零用錢,我還打算到便利超商打工,一小時工資大約二十幾元,慢慢存。」
這分心意感動校長,在幾番思量過後,決定讓家境困難的孩子們,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繳交旅費。十六位學生中,就有十二人分期付款才得以啟程。
孩子們一早到現場,馬上拿起鏟子剷除淤泥污水,看見水溝積水難退,毫不遲疑戴上手套往裏頭探去,在深如墨的臭水中撈出一團團阻塞水道的垃圾;才半天時間,他們身上的運動服早已失去整潔的白。雖然如此,中午用餐時間還捨不得放下手中工具前往用餐。
身材高大的趙必崙說:「覺得很可惜,還沒做多少事呢。」當初他向母親表達前往曼谷的意願時,母親告訴他:「一千三百元,可以買很多物資、幫助很多人;但花在車資上,你這樣一個孩子的力量能幫助多少?」
他的愛心終究取得母親的同意,但扣除來回二十八小時車程,實際做事也不過一天,「或許就像媽媽說的,我的力量可以幫助多少?所以我不能浪費時間,要趕快做,才值得。」
●
得知學生們自願分期付款搭遠程車來這麼一趟,皆已為人父母的慈濟志工不禁紅了眼眶,直說:「孩子們長大了。」他們熱心想要支援旅費,不過孩子們都拒絕了。
「過去我們總是接受志工的付出,今日終於能夠回饋了。」黃雅純話語中,滿滿是刻骨銘心的感謝與感動。
一九九四年,慈濟志工進入泰北山區訪視村落,並陪伴兩處安養中心的老兵們,在那幾年的往返中,他們細心地發現學童求學的困難,發起獎助學金計畫,幫助孩子們重返校園,另一方面也尋覓校地,將一時扶困化為百年大計。
為了籌募建校資金,他們舉辦各式茶會、音樂會,並捐出珍藏的珠寶首飾與古董義賣,終於在二○○五年完成學校工程並招生;而今,每年負擔一千兩百萬的校務費用,以鞏固高品質的教學環境;每一分錢均是彎腰募款而來,或來自每年端午節與中秋節的粽子、月餅的義賣所得。
不僅如此,考量學校人手不足,每逢開學、結業典禮,他們十幾、二十人從曼谷北上幫忙,「還記得早期我們都是開車往返,十幾個小時車程由三位師兄輪流駕駛,而我和幾位師姊就一路暈車上山。」慈濟志工陳秀佳笑說,雖然每一次都暈得東倒西歪,但未曾缺席,「上人在泰國蓋了一所學校,是給泰國志工的一份禮物,也是我們的責任,有義務要把學校照顧好。」
如今志工看到師生們募款賑災、南下馳援,就像是角色對換,既感動又不捨;但是黃雅純的一番話卻足以代表清邁慈濟學校的心聲,「師姑、師伯們覺得孩子們來一趟很辛苦,但這跟他們以前來泰北的路程是一樣的;學校已經開辦六年,當年的小蘿蔔頭長大了,也能回饋慈濟志工的愛。」
清邁跟曼谷,一北一南,兩端相距七百公里遠,近乎臺灣南北距離的兩倍,但是師生與志工的心卻是緊密相連,大難災情中的互助互協,為無情的災難增添了柴火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