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至二十八日 「有心」自然「內行」
◆8‧27~28《農七月‧十一至十二》
【靜思小語】世間沒有「內行人」,唯有「有心人」;只要有心、肯用心去做,則無事不成。
正信正念,七月吉祥
氣象局再次發布天秤颱風海上、陸上警報。早會時間,上人呼籲大家提高警覺、謹慎戒備。
「人間萬般皆不離因緣。天候效應與眾生業力息息相關,莫以為颱風已經離開臺灣就鬆懈,因為氣壓相互牽引,就如善惡業力持續在拔河,只要一方鬆懈,就會被另一方拉扯而去。」
為了加強善的力量、引導人心去除惡念,慈濟人今年推動「七月吉祥月」著重挨家挨戶宣導,教眾及時行孝的同時,還要齋戒行善,把愛擴大到天地眾生。上人表示,每年農曆七月也是颱風季節,吉祥月推動正信正念,也要引導人人戒慎虔誠。「人人發揮善念,有善就有福,有福才能減輕災情、消弭災難。」
承先啟後,一肩雙挑
「世間沒有『內行人』,都是『有心人』。雖然人人本具佛性,但若不肯修行、不願精進勤修,絕對無法成佛。」
二十八日與清修士及常住眾談法脈宗門文史結集之事,上人教示,不要覺得自己並非文史專業就自居支援角色,應該主動承擔。「凡事只要有心、肯用心去做,就不困難。要像挑扁擔一樣,前後平衡,用心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
時間不斷推進,「未來」一秒間立即成為「現在」、接著變成「過去」。上人教眾:「既知時空無常遷變,就要用心珍惜短暫人生,讓每一秒鐘都成為有價值的歷史,承擔留存法脈宗門精神法要的使命,使之永久傳續。」
慈濟這四十幾年來,每一秒都有重重疊疊的慈濟事,上人教眾須以抽絲剝繭的功夫,將之清楚分類整理。「向前追溯無量過去,向後延續無量未來,都是現在大家要承擔的重任。傳承法脈是本分事,要珍惜才會用心;如果缺乏真誠的心,就會懈怠、煩惱,常感辛苦而退縮。大家要時時自我警惕、自我提升。」
苦樂人間,美善永傳
人間被稱為「五趣雜居」,即因人心雜念紛飛,有時清淨快樂如處天堂、有時陷入煩惱瞋怨如處地獄。上人表示,若是心起無明、一念偏差,就會形成一股不好的「氣」,氣鬱於心成「心結」,需要有因緣牽引、紓解;業力也如一股看不見的「氣」,會隨著人的造作愈益強大,讓人不由自主被業力、業緣牽著轉。
「財、色、名、食、睡就像五種惡鬼,只要被其中之一纏縛,就在瞬間起心動念中斷了善根、助長惡業。」人能付出造福,也會造作惡業;上人感嘆,鮮有人能保持清淨心,總是容易隨著欲念造業。
「眾生之所以剛強難度,在於明知道理,卻偏偏自陷情愛、欲念的煩惱糾纏。欲徹底救拔人間苦難,最重要的是『濟貧教富』——先轉變人心,心輪轉則法輪轉。能脫離迷情、貪欲,才能找到本具的清淨自性。﹂
《法句譬喻經》記載一則故事——
一位天人發現自己已然「五衰相現」,自知即將墮入畜生道,驚惶憂愁之際,前來求佛解救。天人發心皈依,在頂禮佛陀時,突然感受到自己已經來到做陶器的人家,投胎在驢腹中;母驢即將生產、痛苦掙扎間打破了主人做好的陶器,被主人鞭打而至胎死腹中……天人如夢初醒,又回到佛陀面前。
佛陀言,因其虔誠皈依三寶、發願修行以濟眾生,這一念讓他快速經歷畜生道的苦報,又歸於天道。
上人以此說明:「就算曾經造福、得享福,但惡業力仍然不會消失;一旦福報享盡,苦報立即現前。所以要精進造福,分秒不懈怠。」
見苦惜福,重災輕受
到菲律賓關懷、帶動賑災的羅明憲、楊冠新、陳成立師兄以及羅美珠師姊等,前來報告此行所見及感想。相較於三年前凱莎娜風災,馬利僅那市這次豪雨災區更廣,但水退後市區少見污泥,居民皆表示,這是三年來做資源回收的成效。
上人肯定菲律賓慈濟人「濟貧教富」成果顯著——救助當地貧困、受災人,不只是給予有形的物資,還運用方法教育他們、啟發愛心,用法水持續滋養他們的慧命;這一點值得臺灣慈濟人學習;若能再帶動更多華裔志工,就有推展志業的大力量。
「期待大家『見苦惜福』,感恩臺灣近年來屢次在颱風威脅中『重災輕受』;日後更要精進造福不懈怠!」
齋戒護生,善念延續
久遠劫以來,佛陀以其悲願在六道中廣度眾生;尤其在惡道中見眾生受苦受難,而發大慈悲心,立願救度眾生出離苦難。「佛陀這念心,歷經無數劫而不退轉。人人皆有佛性,故也應平等尊重大地眾生,莫為口腹之欲殺害生靈。」
與返回精舍精進的臺中港區慈濟人溫馨座談,上人叮嚀大家要持續齋戒素食。「這兩年來,大家不斷推動『素食八分飽、兩分助人好』,說得到就要做得到;不要輕視自己,已經行在菩薩道上,要持續培養慈悲心。」
上人表示,素食不只可以保護大地生靈不因為自己而受害,再者,大量動物遭殺害,惶恐瞋恨的心念也會形成強大惡業力,讓人間常有衝突對立、天災人禍。
「要同理動物遭殺害時的恐懼與痛苦,茹素這念心要不斷延續;更要堅定『靜寂清澄,志玄虛漠』的清淨道心,走入人群中,就能得見『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內修外行雙軌並進,進而『得大智慧,通達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