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至二十四日 付出得自在
◆8‧23~24《農七月‧初七至初八》
【靜思小語】為生活而忙碌,總有身不由己之苦;為天地付出,心歡喜而自在。
善力相合,造福人群
晨時無風無雨,然天邊厚厚的雲層預告風雨將至。上人於晨語時間,以「因緣觀」談氣候變化。「天地間風調雨順或風雨交加,皆因緣會合所成。善因緣促成四季順時、穀稼豐收,惡因緣則釀成澇旱災害,損傷人命也使農糧歉收。」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上人引以教眾,既知凡事皆由因緣生滅,就要謹慎守護身、口、意,言行如法、如理。
天秤颱風受到周圍高低氣壓牽制,在太平洋海面上近似停滯,而後方的布拉萬颱風持續增強,可能牽引天秤颱風在通過臺灣後再繞回。早會時間,上人續從「因緣」觀點開示,高低氣壓都是因緣構成,亦會彼此影響。
「一般人說『運氣』,佛法言『業力』,都是一股力量。天地間芸芸眾生有良善之心,心靈的善力相合,就能造福人群、感應氣候調和;反之,人心不平和,惡的力量勝過善的力量,眾生共業就會傾向惡的方向,使天地災難愈多。」
上人勉眾努力淨化人心,引導人人付出愛的力量,才能淨化天地人間。
人心調和,大地平安
慈濟推動環保屆滿二十二周年,上人提及歷史上的今天——一九九○年八月二十三日,應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邀請進行講座,會中呼籲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自此,臺灣各地皆有辛勤回收、分類的環保志工身影。
臺灣一年使用一百八十億個塑膠袋,在志工努力下,目前一年回收總重量約一千兩百公噸。上人感恩大家不畏髒臭,用心清理回收,只為了避免因焚燒而污染空氣,更不能讓塑膠袋堵住排水孔,在大雨來時釀災。
彰化蔡正憲師兄,每天收看大愛臺「靜思晨語」後就出門做環保,以實際行動印證佛法;他熟知各類塑膠袋材質,堪稱「塑膠袋回收達人」,用心做好最後一道分類把關。他說:「回收塑膠袋並不是為了賣錢,而是愛護環境。」
以前的同事不解他已經退休,為何還如此忙碌?師兄分享心靈體會:「真正去做,心靈才會輕安自在。學佛就要讓心靈乾乾淨淨,甘願做、歡喜受,在做事的過程中,煩惱消失了,就達到『真空』;將人我是非提升為自我教育,慧命的成長就是『妙有』。」
上人讚歎師兄天天聞法、運用法,所見一切事相、所聽一切聲音皆為法,擁有大智慧。「環保站即是道場,面對污穢的回收物,還能保持甘願、歡喜的心情整理,真正是修行功夫。若是為了生活而忙碌,總有身不由己之苦;若為天地而付出,用感恩、尊重、愛面對一切人事物,心靈就會時時感到快樂自在。」
啟發善念,自度度人
天秤颱風轉偏西南方向,二十四日清晨從屏東牡丹鄉登陸,讓花蓮避開風雨襲擊,然而屏東恆春正籠罩在強風豪雨中。二十四日早會時間,上人期待各地皆能平安度過,也叮嚀大家,在未脫離颱風威脅之前,不能掉以輕心。
菲律賓受蘇拉及啟德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多處地區仍為淹水所苦。近日馬利僅那市本土志工在完成當地街道清掃後,立即前往重災區黎剎省卡斯拉漢村協助。他們許多人自家也受災,仍堅持利用週末到災區付出。
水患過了一個多星期,瑪琳的家尚未清掃完畢,因為她每天都與志工們搭車到黎剎省幫忙。她說:「自己的家可以慢點掃,重災區民眾需要幫助,無法等待。」丈夫也支持她的做法。諾瑪的家被大水沖垮,她將重建家園的工作交給兒子,與志工一起出門賑災。她說:「我的家雖然受損,但有兒子可以幫忙,我很有福氣。」
上人讚歎這群本土志工很精進。三年前凱莎娜風災後,慈濟人運用以工代賑帶動居民清理家園,之後持續牽引他們參與志工培訓,戒除菸、酒、賭博等惡習。「他們的改變,印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不分種族、宗教,只要一念心受啟發,就能提升慈悲與智慧,成為自度度人的菩薩。」
雖然災區範圍廣大,上人表示,只要人與人之間以愛相會、力量相合,就能快速從災難中復原。「人人往善的方向會合力量,就能造福人群、消弭災難;反之,人心稍有偏差,惡力量匯聚,就會產生強大的惡業力。」
上人期勉大家廣招人間菩薩,累積人人點點滴滴的力量,及時發揮救苦救難的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