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至十八日 遠離心「鬼」
◆8‧17~18《農七月‧初一至初二》
【靜思小語】心地黑暗,心鬼叢生;心地光明,氣盛邪不侵。
莫殺生,「安生」得福
長久以來,華人社會流傳農曆七月一日為「鬼門開」,欲藉「普度」除邪且避鬼來纏。早會時間,上人開示:「鬼,皆是自心招惹而來——以鬼心看人,在人與人之間糾纏不清,疑心才會生暗鬼。」
上人表示,「邪」,是不正確的念頭。「眾生長久以來,因貪瞋癡而無明起,引起彼此之間的爭奪,才是不平安的原因,並非真有鬼來作怪。要用正思、正見、正念,安住自心。」
上人強調,心地黑暗則心鬼叢生;心地光明則無邪、無鬼。﹁只要心誠行正、光明正大,自然正氣旺盛,邪氣不入侵。」
以佛法言,無論所遇之事是好或不如意,皆不離自己所造作之果報。上人勉眾:「自造福因緣,自得福果報;天天用誠心待人,就會得到他人坦誠相待與護持。」
上人感恩各地慈濟人於社區倡導「七月吉祥」觀念,宣揚不燒紙錢、不殺生,以正知正見啟發人人愛心。「信仰重在發自內心的虔誠,而非外在一把香。祭祖在於慎終追遠的孝心,並非鋪張殺生,殺即『凶』,造業更大;真正造福是『安生』。」
醫者愛,慈悲無礙
花蓮慈濟醫院走過二十六年,十八日院慶大會中,朱崧肇醫師扮演「說書人」角色,帶領大家回顧上人早年籌建慈院的艱辛過程。上人表示,早年為了創院走過艱辛坎坷路,如今欣見這所「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醫院成長茁壯,內心實為歡喜。
「人間最有價值、最寶貴的就是生命,感恩醫療人員讓深受病苦者重獲健康生命,人生充滿希望。」上人稱許「大醫王」有愛心,不只救治身體疾病,也關懷心靈健康,幫助慧命成長;「白衣大士」有悲心,以觀世音菩薩精神同理病患身心之苦,盡力設法讓病患更加舒適。
全院同仁合和互協,視病如親,不只在醫院裏服務病患,也發揮志工精神,將醫療結合慈善,上山下鄉關懷偏遠地區的居民,解其身心、生活之苦。上人欣言:「期待將這分愛的能量與醫療典範推展到全球,共同鋪出一條光明的康莊大道,讓人人健步向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