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 耕心田
◆8‧7《農六月‧二十》
【靜思小語】善念如菜苗,煩惱如雜草,要用心去除無明雜草,耕耘善因善種。
精進行法不放逸
一日,波斯匿王靜心思惟,此生為一國之主,國家祥和富足,又聽佛說法而深得法喜,不知來生是否也能同樣有福、得聞佛法而受益?
國王來到祇園,向佛陀提出心中疑問。佛陀遂教國王修「不放逸」法。「修行不放逸,就能將法聽入心且力行,使智慧提升、道業增進。」
晨語時間,上人解說,波斯匿王以善法施政、勤政愛民,使國家祥和富庶;佛陀教勉他,此世精進勤勉不放逸,深植福因善緣,將來也能聞法精進而得大利益。
「凡夫總是希望有福、享福;學佛者應更進一步,了解佛法真諦,以出世精神,入世度眾生。」上人表示,佛陀廣設方便法,以種種譬喻引導大眾深入思考,讓不同根機者都能發大心、修大乘法,歡喜信受而得利益。
「無論佛法有多好,若不肯好好聽、不肯用心思考、無法身體力行,都不能受用。聞法就要信受、身體力行,才能得法益。」
收斂欲念起懺心
「海葵」颱風已增強為中度颱風,早會時間,上人籲眾提高警覺。「天地威力強大,非人力所能抗衡,人心調和、愛護大地,天下才能平安。」
莫拉克風災屆滿三周年,見受災鄉親入住慈濟大愛園區,不再為了稍有風雨而擔驚受怕,能安穩度日,上人甚感欣慰;「受傷的大地需要長時間休養生息,鄉親家園毀壞而流離失所,需要結合眾力以愛扶助。」
以人體比喻地球,森林就如地球的肺部,能過濾髒濁、製造清新空氣。然上人感嘆,人心貪婪,過度伐木、挖鑿取礦、污染大地;「肺」不斷地受傷害,林地水土保持功能喪失,將難以承受大雨來襲而崩坍;欠缺林木的涵水調節功能,也會導致乾旱。
大地眾生都是一家人,上人期待人人「提起大智慧,在每一個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多多用心,相互啟發;誠心大懺悔,收斂欲念,莫為了牟利而不擇手段、傷害大地。」
拔除雜草長慧命
中部慈誠、委員昨日返回精舍展開「短期清修」,今日溫馨座談。上人指出,修行目的在回歸真如本性,應用心思考生命價值。
「日常生活,隨處皆是修行道場,挑柴運水無不是禪。與其閉門自修、靜坐修禪,卻是煩惱雜念紛飛,不如從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種種境界思惟道理、降伏妄念,修除煩惱、增長慧命。」
慈濟人眾多,慈濟事亦多,上人表示,「人認識人不容易、要讓人認識法更不簡單」;希望大家相互了解,彼此砥礪精進。
「心中的善念、慧命就如菜苗,煩惱則是障礙慧命成長的雜草。雖然播下善因善種,如果沒有耕耘、除煩惱,慧命將無法成長。」上人強調,人我是非困擾,將阻斷精進修行的道心,令心田長滿雜草而荒蕪;慈濟人發菩薩心、同行菩薩道,要把握因緣,去除無明雜草,用心找尋清淨自性。
佛陀時代的印度,宗教信仰複雜、種姓制度將社會階級分得很清楚;佛陀貴為一國太子,卻能感受人間苦難,體悟無論是貴族或奴隸,人人都逃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而從中思索解救苦難的方法。上人表示,這就是智者與凡夫看待世事不同之處。
佛陀盡其一生說法,要引導眾生回歸真如本性;但是眾生久受無明染著,無法去除我執、我見。上人感嘆:「我執、我見不除,心量永遠無法開闊,這是畫地自限,而非本性不平等。」
上人勉眾,認定了正確方向,就要精進不懈;認知所聽聞的法是真實法,就要信受奉行。「佛法很簡單,只是人間複雜;修行就是要從複雜中回歸簡單,打開心門、心包太虛。不要顧慮『我這樣做,人家會說我什麼』,盡心做該做的事、精進不懈而無煩惱,就能趨近清淨的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