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59期
2013-06-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慈濟技術學院原住民專班
  銀髮之愛
  草根菩提‧福建泉州
  生命的禮物
  人品典範‧馬來西亞
  天涯共此情‧海地
  天涯共此情‧印尼
  聞思修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〇一三年五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59期
  三十日 當自我生命的貴人

 

5‧30《農四月‧二十一》

【靜思小語】最靈驗、最有能力保佑自己的,是自性菩薩。

時過、事過,不著相

「眾生本性『靜寂清澄』、淨如琉璃;如此寧靜美好的境界,只要一念無明染著,就會迅速被煩惱掩蓋。」晨語時間,上人教眾法入心,平伏欲心、貪念,逐步回歸清淨本性。

「對於生活中接觸到的人、事、物,能『純潔不著一切相』,如雲過月——烏雲飄過,月亮依然明亮無染;才能保持靜寂清澄的心境。若對人、事、物有所執著,即會受各種煩惱染著,無法明辨是非。」

上人指出,人人本具清淨善良本性,能通達道理;只因後天環境染著,無明煩惱覆蓋,變得不明道理,迷茫造業。

「要學習『時過、事過,不著相』的功夫,則『欲念息滅心清淨』——心不染著、欲心淡薄,自然少有煩惱罣礙,純淨的本性就能清朗顯明。」

眾生心久熏習氣,佛陀應眾生根機,教導去除煩惱之法。上人開示:「要去除煩惱,並非求佛保佑、求菩薩加持;最靈驗、最有能力保佑自己的,是自性如來、自性菩薩。須靠自己接受佛法,以法水洗滌自心。」

上人勉眾,要照顧好本具的清淨心,當自己生命中的貴人;且提起如來智慧,對外廣施慈悲。


吃苦、了苦,消業障

桃園平鎮楊佳琦師姊,三年前婆婆因肝癌往生,守靈那一天,丈夫突發猛爆性肝炎住院,不到三個月也往生了。師姊陷入人生低潮,在慈濟法親以愛陪伴與鼓勵下,念頭一轉,承接先生剛起步的環保志業。

去年弟弟因心肌梗塞過世,姊妹們決定將父母接到北部輪流照顧。媽媽中風行動不便,父親失智退化如三歲孩子,師姊經營家庭美髮還要獨力扶養就讀中學的兒女,仍勉力照顧雙親;兒女體貼媽媽的辛苦,課餘打工幫助家計,回家還主動照顧外公、外婆,並鼓勵媽媽投入夜間環保。

早會時間,上人讚歎師姊以正向、正念勇敢承擔人生的無常苦難;且以孝傳家、以善教育兒女;更發菩提心,為大地人群造福。

「雖然在一般人看來,她有一本坎坷辛苦的人生大藏經。但是人生道路上,她已步步息滅過去所造的苦因、苦緣,天天都在消業障;現在所做的一切,也在為未來造福因、結福緣。」

凡夫多隨欲念造業,以致世間苦難偏多。上人教眾守護心念、息滅貪欲,維持清淨單純的心境;即使遭遇苦難與障礙也要平心靜氣,提起智慧面對。

「在慈濟世界,除了認真書寫自己的人生藏經,也要用心閱讀不同的人生藏經。看見人生百態,天天『經一事、長一智』,累積『無量事、無量智』,慧命就能增長。」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