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至十五日 用愛造福

4/14~15《農三月‧十八至十九》
【靜思小語】用愛造福,才能消災、增福。
教富濟貧
澳洲昆士蘭省高階警官荷西(Jose Alfonso),昨日到精舍參加慈濟五十一周年朝山。早會時間,上人談及二○一一年布里斯本水患,荷西受慈濟人關懷居民的真誠態度與善行所感動,去年九月隨伊普市市長保羅來精舍,並且皈依;昨日帶著全家人共同存的撲滿再度來臺,並向臺灣警察推廣茹素。
今年三月澳洲受熱帶氣旋侵襲,荷西自家也受災,雖然還未清理完畢,仍堅持依既定行程來臺,並允諾回到當地後與志工一起勘災;他表示慈濟事是本分事,讓上人備感貼心。
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公共資訊部(UN DPI / NGO)執行委員會主席布魯斯‧諾茨(Mr. Bruce Knotts),去年六月參訪精舍後虔誠皈依,此次來臺住精舍,還把握時間到花蓮慈院做醫療志工、到監獄關懷受刑人。上人肯定他長年投入慈善工作,也在聯合國呼籲素食,若能影響更多人瞭解並實踐,就是一股弘法利生的大力量。
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公布,非洲國家喀麥隆、查德、尼日和奈及利亞東北部地區,約七百萬人面臨嚴重缺糧飢餓,許多孩童奄奄一息;聯合國雖展開糧食援助,仍是杯水車薪。上人感嘆飢餓苦難人只求溫飽與活命,卻難以實現。「身在平安有福之地,人人日常生活節省一點點,莫浪費食物,累積起來就能幫助世上許多人,救活許多性命。」
上人感恩臺灣各地慈濟人為國際慈善「募心蓮」,呼籲大眾凝聚愛心力量救人。「教富濟貧,引導生活安逸中的人看見天下苦難,發一分善念,聚集起來就能幫助天下苦難人。」
福慧雙修
慈濟大學十日至十四日舉辦口腔顎面外科暨脊椎微創醫學會模擬手術課程,全臺三十一所醫院、七十五位醫師,在八位大體老師身上進行教學。
十五日早會,上人感恩許多大體老師在世時精進投入慈濟志業,平時膚慰、輔導貧病受苦者,一旦自身患病,也能自我輔導,輕安自在,還能以自身經歷幫助人走出陰霾;往生後將無用身軀化為大用,成就生命大意義。
「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大體老師不執著於此身,認定『對的事,做就對了』,打破迷思、奉獻醫療,讓醫師們精進技術,造福病患,真是功德無量!」
慈濟五十一周年朝山,上人對眾開示:「『是日已過,命亦隨減』,要把握有限的生命,發揮生命良能、提升生命價值。」
慈濟四大志業是靠著大家起一念善心、付出一分力量,點點滴滴累積而成,上人感恩過去五十一年用愛鋪路走過來,期許大家方向既定,就要步步精進。
「不論生命多長,把握當下每一分秒,發揮生命良能,就不斷累積福與慧──選擇正確的道路,是智慧;對人間有所貢獻,是造福。用愛造福,才能消災、增福。」
恆持初心
基金會董事會中,上人說明四大志業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為精神宗旨,慈善志業以「大慈」心救災助苦;醫療志業以「大悲」心搶救生命、拔除病苦;教育志業以「大捨」心無私為社會培養人才;人文志業以「大喜」心傳播光明正向的真實資訊,以清流淨化人心。
四大志業都是應社會所需而設立,上人表示,過程艱辛坎坷雖難以道盡,但總是秉持「信己無私,信人有愛」的信念,再如何沈重也堅持承擔,一路走來,精神理念沒有偏差。
上人強調,要維持法脈宗門的精神理念不變質,法脈鞏固,才能讓四大志業為一體,人人合和互協。「法脈是良能,宗門是功能;法脈是宗門的魂魄,就是『慈濟魂』。永續志業,要著重維持清淨的本質,才不會隨波逐流,偏離本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