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長長遠遠的身影
這本書所呈現的志工故事,一是現任的日文志工,二是曾在日文《慈濟》月刊寫稿留下足跡的前輩,其他未能採訪的,有已經往生的、因病休養的、忙碌無暇的……
其中包括,陳絢暉、周賢農、高雪白、高君諒、詹明峰、翁俊彬、李曉萍、沈國明、張美芳、葉英晉、高雄百年翻譯社、黃萬金、洪瑞華、張玉山、許溪池、利純英、御山凜(Miyama)、王譽蓁……
無論是親自參與讀書會,或者身在外縣市空中相會,亦或只想悄悄付出不想署名,這一長串的名字,都是長長遠遠的身影,因為他們都曾經是日文組志工,百忙中協助翻譯文章,日文月刊能每期順利出刊,正是有這麼多志工的努力!
另外,必須一提的,是日文組一共有過四位專職人員,從一九九八年第一位加入的呂淑芳,以及後來的林懿晨、張涵、王麗雪,他們擔負起繁雜的行政事務,讓志工們能心無旁騖地專精學習與翻譯。
王麗雪說明目前日文月刊的運作狀況,「專欄文章如證嚴法師衲履足跡、主題報導等,都是從每個月的中文《慈濟》月刊、《經典》雜誌、慈濟新聞稿中,選取合適文稿,再交由志工翻譯,內容包括慈善、環保、醫療等,希望藉由文字,讓更多人認識慈濟、了解佛法的精神。」
王麗雪本身就是慈濟委員,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因緣際會接下日文組專任人員一職,她當時的想法是:「能夠用日文來傳達慈濟的理念,這真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而且我又是日文本科系,等於是學有所用。」
實際接觸之後,她發現老一輩志工慢慢凋零,擁有翻譯能力的志工都因故無法勝任了,她很擔心,如果之後沒有翻譯志工了,怎麼辦?
「我剛加入就面臨這個問題,陳植英老師正好結束事業從職場退休,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幫忙,再加上杜媽媽一直不離不棄地帶領大家,以及後來新加入的幾位生力軍,我才鬆口氣。」
王麗雪期待地說:「年長志工老當益壯帶領年輕新芽,大家持續用日文傳法,並記錄慈濟、臺灣、乃至世界的真善美,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心願。日文組是一個很溫馨的地方,期待更多懂日文的有緣人,都能一起來加入志工行列。」
從一九九六年五月十五日,日文《慈濟》月刊創刊,二十七年來無數的菩薩身影,有的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有的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無論哪一種,同樣隱身在一本輕薄的口袋刊物之後,成就日文月刊的光華。
有幸能為這些志工留下身影,也期許「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還須愛今日」,眾人繼續以一顆珍惜且精進的心,陪伴日文《慈濟》月刊,走得更久、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