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我心呼喚海地——24歲女孩的探索旅程
2012-11
  給年輕人的最好禮物
  「試讀者」的震撼
  天使女兒
  Wee-Beep-Beep Hoorah,一起加油!
  大姊姊,小媽媽
  送孩子一雙翅膀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道侶叢書 / 我心呼喚海地——24歲女孩的探索旅程
  天使女兒
◎陳化民

【推薦序三】

愛人如己,實在是知易行難。身為珞韶的父親,我很感恩上帝給了我一個美麗、無私、無我的天使女兒。她秉持著一顆善良、行公義、好憐憫的心,為著流離失所的孤兒盡心力。

珞韶從小就很獨立自主,是非分明,好打抱不平。小學讀實驗班,看到男生欺負女生,會挺身而出,書包因而被男同學丟到水溝裏,經常是奶奶到學校找回來。

九歲移民美國,活潑的她僅用兩句英文「My name is Lori!」「What's your name?」,就交到很多朋友。初中受到老師鼓勵,努力讀書,追求完美的她,功課總是要重複做到自己滿意為止。

青春期的她,和父母親保持距離,從「No Kiss」、「No Hug」到「No Talk」;好強的她,高中時期還變本加厲要求自己,不但功課好還要多才多藝,上臺能歌善舞,網球場上是MVP(最有價值)球員。

這時的她,是一個壓力很大的孩子,很努力但不快樂。

大學時,她繼續追求全A成績,課餘兼助教,並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服務。她以三年時間完成大學學業,並以非常優異的成績畢業,得到學校特別頒發的傑出女青年榮譽獎。爾後,她到芝加哥就讀研究所,因為生活費用高,半工半讀兼兩份工作,還利用週末擔任慈濟人文學校幼兒班老師。為了節省房租,她住在黑人區,曾經被搶劫四次,仍毅力不撓地完成碩士學業。

二十歲到衣索匹亞孤兒院擔任志工三個半月,開啟了她為孤兒服務的旅程。五年來她每次進出落後國家,都得先打各種預防針;她天生神經敏感,最怕打針,即使長大後打針仍會哭。但為了前進海地服務孤兒,她含著淚在臂膀上扎了數種預防針,臨行還帶了一整年份的奎寧片,以防萬一。

作為父母的我們真是不忍。尤其到衣索匹亞,既沒地址又沒電話,無法聯絡,只能查看她的部落格,太太常常從電腦望著她的日誌,淚流滿面——是感動,是不捨,更多是思念。

移民美國十五年,二○一一年家母生病,為了讓她過一個有尊嚴的晚年,我和太太帶著母親回臺灣定居。這一年來,看到接二連三的年輕人自殺事件,令人心疼這些孩子怎麼啦?為何如此脆弱?

期待女兒這五年來用生命經歷的故事,能夠引領大家「見苦知福」,知福、惜福、再造福;也期待她的心靈探索之旅,能開啟年輕孩子的視野,找到人生的方向,活出生命的熱力。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