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32期
2011-03-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關懷巴基斯坦世紀水患
  祝福快遞
  蔬國人物誌‧美國
  疾風勁草
  特別報導
  聞思修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一0年二月)
  一句話的力量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32期
  創造雙贏

◎撰文‧劉俊藝


平日時常耳聞,有人又不開心了、誰又得罪誰了……人與人相處,難免有些摩擦,但是「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一旦我們反求諸己、將心比心,化解無明煩惱的明燈自然會出現。

面對人我是非,即使我們多對一點,對方多錯一些,也不該起情緒性的謾罵或嘲諷。有人惹我們生氣、使我們起瞋恨心,若是因此造業,雙方都得負擔果報,誰也沒占便宜,這就是彼此「雙輸」。

有智慧的人懂得轉換心境,知道「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明白「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了解「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所以「理直氣和,得理饒人」。

道理、道德,是提升自我的明燈,而非喝斥別人的鞭子,莫因一時情緒化,加深彼此對立。若能專注於起心動念,懂得控制自我情緒,藉考驗提升修養,不僅不易被人所傷,反而會更堅強。

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境界來臨時,應以理性面對,懷抱著柔軟心,對人體諒包容。懂得包容,便能轉化不悅的心情,如此,看待事物就不易陷入情緒的深淵,人生才能有另一番體悟。

要感恩磨練我們的人,並轉化是非為成長的契機;藉事練心、隨處養心,隨緣消舊業。如此,過去所結的惡緣即使未完全消失,也早已減去大半,這就是「雙贏」,也是有智慧的處理方式。畢竟,能驅走黑暗的,仍是光明!

許多觀念並不難懂,重要的是能真正實踐。把握生活中每一個順境、逆境,則時時都是挑戰自我的好因緣。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