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32期
2011-03-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關懷巴基斯坦世紀水患
  祝福快遞
  蔬國人物誌‧美國
  疾風勁草
  特別報導
  聞思修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一0年二月)
  一句話的力量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32期
  全球集福,為日本祝福

◎撰文‧袁亞棋、馬廣舜、艾莉佳、羅秀娟
羅秀蓮、廖靜雯、劉星妤、鄭茹菁、陳秋華、廖靜雯

從南非貧窮的祖魯族部落,到約旦大漠的貝都因牧民,
再到菲律賓賣塑膠袋維生的小女孩……
不分年齡、超越地域,無論膚色與宗教,
人人虔誠祈禱、盡己之力付出,
期待用愛撥開災難陰霾,為悲傷的人帶來亮麗希望!


南非祖魯族慈濟志工辛西亞(Cynthia Ntuli)的家,只有一間小小廚房和臥房,屋頂多處破洞,但這不僅是她和五個孩子的生活空間,也是照顧社區愛滋孤兒的愛心廚房。

辛西亞的先生已往生,過去她為了生活,幫人除草、拾荒,甚至從垃圾桶翻撿廚餘回家讓孩子充飢。某日,慈濟志工前來訪視,不久即帶來許多生活物資及毛毯。

這群陌生人的關懷,讓她深受感動;在慈濟人鼓勵下,她主動承擔,每週三天為附近三百五十位愛滋孤兒供餐,也帶動出六位社區志工、長期照顧十二戶赤貧家庭。

辛西亞是德本祖魯族志工中,家境最窮困的一位;從原本受助到能夠照顧這麼一大群人,眾人皆感到不可思議。

改變的關鍵不在於經濟環境的改善,而在於「心」——辛西亞目前的生活依舊困窘,每週只有六十元南非幣(約新臺幣兩百五十元︶的收入,但在她發願助人後,許多善緣跟著來。

辛西亞家前方有一片平坦的土地,志工教導她和社區民眾一起開闢愛心菜園,種植高麗菜、紅蘿蔔、芋頭、洋蔥等鮮蔬;平日她也到市集向店家回收即期食材,讓供餐善行得以持續。鄰居都知道她在做好事,經常一元、五角的支援,讓愛心廚房能夠維持,至今供食不間斷。

這天,屋內廚房正煮著甜豆及高麗菜,戶外大樹下,志工們撿拾幾根樹枝生火、架上大鐵鍋,開始煮用玉米粉及水調和的「大麵糰」。趁著供餐前的空檔,志工們架起克難的視聽器材,帶動附近居民和愛滋孤兒,為兩天前日本大地震的受災民眾祈禱。

「只要虔誠許下心願,再將小銅板捐出,愛的布施就能夠傳遞神奇的力量給遠方受災的人,幫助他們早日重建家園。」小小的孩子們相信這樣的道理,緊握志工提供的小銅板,虔誠投入;幾位居民也掏出口袋僅有的銅板,付出愛心。

一群孤兒、一群如辛西亞這樣平凡的小人物,默默關心著這個世界。

日本強震過後,全球各地有慈濟人的國度,這一分分虔誠的祝福力量不斷被啟發、凝聚;跨越膚色、種族,把愛傳遞給遠方受災的地球村子民;也齊聲為社會祥和、為天下無災而祝禱。

貧窮布施,匯聚點滴助力

震後第八天,在千里之外的約旦莫阿卡(Muwaqqa)地區,貝都因村落響起陣陣《可蘭經》的吟哦聲。這群虔誠的阿拉子民們,儘管不知道日本位在何方,卻同樣為地震、海嘯受災的民眾祝福。

這天是眾人期待的春季發放日,兩百多戶貧困民眾齊聚領取慈濟致贈的物資。受「茉莉花革命」影響,約旦境內亦爆發示威;慈濟人一如往常走入窮鄉僻壤親手遍布施,希望啟發人人善心,帶動穩定社會的力量。

當志工手捧愛心箱到人人面前,樸實單純的貝都因人從身上踴躍掏出銅板;一位小男孩恭敬投入第一枚銅板說「這是我的」,接著再投入第二枚說「這是我弟弟的!」

在菲律賓馬尼拉街頭,八歲的茱莉為了幫助父母維持生計,每週末到商場販售塑膠袋。儘管生活困苦,但茱莉孝順、單純又善良,看見慈濟志工在豔陽下為日本受災民眾募心募愛,毫不猶豫將剛賺得的五元投入愛心箱。

受助助人,啟動愛的循環

「兩年前凱莎娜颱風過後,別人怎麼幫我們,我們就怎麼幫助日本。雖然我們的捐款金額不多,但包含著無限的誠心和支持!」三月十四日,在菲律賓馬利僅那市政府每週一次的升旗典禮中,市長德古茲曼(Del de Guzman)手捧慈濟愛心箱,鼓勵現場七百多位市府員工付出愛心。

眾人跟著慈濟志工祈禱後踴躍捐輸。德古茲曼市長說:「看到那麼多人共同付出,是一件很美的事。」副市長卡帝玆(Cadiz)則感謝慈濟讓馬利僅那成為菲律賓第一個援助日本的城市。

六十歲的巴思沓(Pacita dela Paz)服務於市政府衛生單位,她捐出二十元菲幣:「馬利僅那居民永遠準備好要援助有需要的人。雖然只是小小的付出,但助人的心讓我感覺開闊,我希望任何國家都不再發生災難!」

在臺灣,慈濟志工來到宜蘭孝威國小,帶領師生為日本民眾祝福。

地震當天,臺灣發布海嘯警報,孩子們歷經了一場震撼教育。五年級的林佳儀說:「我家靠海,當時心很慌,幸好海嘯沒有帶來災難。」她在海報寫下「一定要堅持下去」,許多同學也寫下「日本加油」、「希望你們能健健康康」、「願日本快快脫離災難」……字字句句都是最真誠的祝福。

去年十月,梅姬颱風重創宜蘭,許多師生都有受災經驗。校長吳枝坤當時受困學校一整夜,災後領到的第一個便當就是慈濟的熱食;他的家遭土石淹到二樓,全靠慈濟志工和國軍弟兄幫忙清掃。

吳枝坤勉勵學生,災難愈大,愛心的力量就要愈大:「同住地球村,任何地方的災難都與我們息息相關,希望大家用最真誠的心祈禱,祝福每個家庭儘快離苦得樂。」

災難啟示,加速淨化身心

在馬來西亞馬六甲靜思堂,慈青胡家健對著臺下一千七百位會眾,道出自己決心改變。

「以前總覺得災難離自己很遙遠,雖知道齋戒很好,但總是有藉口不響應。我認為自己身為機器維修工程師,需要很多體力,怕吃素會沒力氣,所以午餐常吃葷,晚餐才素食。但日本災難發生後,我的悲心被『震』出來了,決定降伏口欲。」

在三月十六日這場為日本祈福的晚會中,有一千零五人簽署齋戒卡,響應吃素;以持齋守戒的虔誠心,為天下祈福。

彭芬先生以茹素二十八年的經驗現身說法。「以前在餐館工作,客人偶爾會帶活魚蝦、螃蟹,要求烹煮。有一次,當我把海鮮內臟清除後,看見牠們在痛苦地蠕動著,突然良心發現——牠們也有生命,萬一有一天,我也跟牠們同樣命運怎麼辦?」

當下他決定棄葷吃素,為了鼓勵更多人吃素,改行開素食館,「希望大家戒殺護生、吃素救地球。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需要更多人來響應才有辦法挽救!」

街頭募愛,一毛錢也能救人

日本強震過後,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預估,海嘯將於凌晨兩點多到達夏威夷。電視新聞不停播報令人震驚的災情畫面,那超過十米高的惡浪彷彿打到自家門前;許多慈濟人一夜未眠,在海嘯警報過後,立即準備好要上街募心募愛。

幾位來自美屬薩摩亞的觀光客,認出慈濟是兩年前當地遭逢水患過後,前往賑災、義診的團體,主動把錢投進愛心箱裏,「這次換我們幫日本加油!」

全美慈濟人三月十三日起同步走上街頭募愛。在長島法拉盛最熱鬧的街口,六歲的蔡苡豐小朋友以童稚的口吻,清楚而有力的呼喊著:「One penny counts!」告知路過的人們,「只要付出愛心,一毛錢也可以救人!」

在賭城拉斯維加斯的一座超市前,一位坐輪椅、雙腿截肢的男士,問明志工募款原由後靦腆表示:「我身上沒有錢!」志工告訴他:「沒關係,您有愛心啊!請為日本祈禱!」他深受鼓舞,告訴志工:「我家裏還有兩塊錢,這就回去拿!」

來自中國大陸、旅居美國數十年的愛德華,對於日本大地震的慘重傷亡感到不捨,但對於是否伸援,心中又很「矛盾」。原來,他的家人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受難,每思及此,便感到痛徹心肺。然而,經過連續幾日思考,他決定放下仇恨,「在災難面前,我決定付出大愛。」

多明尼加有句俗諺:「沒有人是貧窮到無法助人,也沒有人是富有到不需要任何的幫助。」

即使曾經名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遭逢此次驚世災難,不僅國內經濟深受重創,世界銀行預估災區得花五年時間進行重建,需要地球村的遠方家人付出關懷,鼓舞重新奮起的力量。

災後,慈濟發起「天地告急災難起 齋戒懺悔大願行」,截至二十三日,全球已有超過三十六個國家地區的慈濟人響應並推廣。

天災的考驗下,期待人人將大愛匯成善力,以行動給予日本受災民眾最虔誠的祝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