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4期
2015-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主題報導
  特別報導
  慈善臺灣
  晨鐘起.薰法香
  生命的禮物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阿板薰法香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4期
  醫者三心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講於二○一五年七月一日至二十日

 畫作/林淑女
 

醫護人員以生命搶救生命,發揮父母心、妙手佛心、苦口婆心,
撫平傷患與家屬身心傷痕;
隨著病患的痛而痛、家屬的苦而苦,唯有大悲與大願,才能承受這分痛與苦。

 

六月二十七日八仙粉塵爆炸意外,瞬間造成近五百位年輕人受傷,是臺灣近年來最嚴重的燒燙傷事件。警義消人員大規模動員救災;現場沒有受傷或輕傷的人,分工合作幫助重傷者;那一晚,不只救護車來回奔馳,還有眾多醫護人員趕回單位搶救生命……

許多傷患都是大面積燒傷,每次換藥,都需要動員四、五位護理師與醫師;燒傷面積愈大,所需時間愈久。各院人手缺乏,放假、離職的醫護紛紛歸來投入,連開業醫師也主動幫忙。

嚴重的燒燙傷患者,生命如在懸崖上,但醫護人員不輕言放棄,日夜守護身邊搶救。年輕人承受皮肉撕裂之痛,分分秒秒與生死搏鬥,父母的心靈更是苦不堪言。每當換藥時聽到傷者的哀號,醫療人員的心痛也不亞於父母親,但依然發揮專業持續搶救、守護。

儘管忙到連休息時間都沒有,醫護人員再累還是撐下去,希望能為每位病患撫平傷口、解除痛苦、安定心靈,同時還要撫慰家屬的焦慮和激動。只要患者狀況穩定下來,從加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就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刻。

醫護人員跟著病患的痛而痛、跟著家屬的苦而苦,不捨生命從手中流失,心靈負擔沈重、責任也很重;如果沒有菩薩的大悲與大願,實在難以承受這種痛與苦。

無常讓人心痛;所幸從災難發生那刻開始,各界源源不絕付出愛,這分「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同理心,展現了臺灣社會富有愛與良知。但願這分大愛能延續下去,讓將近五百個家庭的創傷,因為愛的膚慰而減到最低。

 

尊重生命,
感恩每一秒鐘的平安,
把握健康人生付出愛。

 

臺北慈濟醫院和花蓮慈濟醫院,也收治了十多位八仙塵爆傷患。臺北慈院趙有誠院長一得知意外發生,馬上啟動大量傷患應變機制,第一時間就收治了十三名傷患,緊急在加護病房設置燒燙傷專區,全力搶救;花蓮、臺中、大林慈院具照顧燒燙傷患經驗的醫護同仁,也陸續北上支援。

嚴重燒燙傷患者有很多難關要過,包括清創、植皮,以及漫長的復健路。關心每位傷患的情形,每天清晨五點,趙院長就進入加護病房巡視。傷患因為體表失去皮膚保護而容易失溫,於是開刀房調高溫度;醫師連續好幾個小時手術下來,不免汗流浹背,護理同仁取來冰塊讓醫師背在身上降溫,還不時為醫師擦汗。復健科醫師也開始協助傷患復健。

醫療同仁們不計辛勞,一心減輕傷患痛苦,希望現在多一分付出,能讓他們未來減少三分痛苦。讓人看到了醫者三心——以父母心、妙手佛心、苦口婆心的愛,撫平傷痕;令人佩服與感動。

現今社會醫病關係變質,醫護難為、吃力不討好,讓不少醫護人員難以堪忍而退出職場,導致人力不斷流失。用生命投入搶救生命,很不簡單也很值得尊敬;期待社會大眾要給予醫療人員感恩與支持。

全臺四百多位傷患,到七月下旬還有超過三分之一病危。慈濟志工感同身受家屬傷痛、無助又無奈的心,到各醫院陪伴關懷——致贈祝福金讓他們應急、為他們張羅生活所需物資;擔心他們食不下嚥,天天送去餐點。

南投的劉先生是葡萄農,北上照顧受傷的兒子,但滿園的葡萄已經成熟,如果沒有及時採收,這一季心血就化為烏有。慈濟志工得知他蠟燭兩頭燒,於是協助採收,且號召善心人認購所有葡萄,將其中一大部分送到全臺收治塵爆傷患的醫院,慰勞辛苦的醫護人員。

災後一個月來,慈濟志工對傷患及家屬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細膩的愛,絲毫未減;也深深感受到父母的兩難——擔心孩子的傷勢,也擔心未來復健路途坎坷。或許身體痛楚會隨時間減輕,但心靈的復健之路還很漫長,家庭經濟也會是一項沈重負擔;慈濟的關懷,會不斷接力下去。

從去年澎湖空難、高雄氣爆,到今年基隆河墜機、八仙樂園塵爆……不到一年時間,臺灣發生四波震驚人心的災難。六月二十八日起連續八天,全球五萬三千多人次慈濟志工,與靜思精舍連線禮誦《地藏經》、《普門品》,為傷患祈福;也在七月中旬舉辦多場「愛膚傷,迎陽光」祈福會,邀請會眾與家屬一起祈禱。

在尼泊爾,一群法師和本土志工得知臺灣發生這起重大災難,特別舉辦祈福法會,從遠方傳遞來祝福。他們剛歷經嚴重的地震,慈濟前往賑災、陪伴兩個月來,已經帶動出這分「愛的循環」。

「無常」在瞬息間發生,時刻都要戒慎。期待會合人人虔誠的心念,上達諸佛菩薩聽,讓傷患平安度過難關;也希望人心覺醒——感恩每一秒鐘的平安,更能把握有限人生,為社會人群付出。

社會少不了任何一個人的善心,人與人之間建立起愛心與信心,人間才能祥和安定。

 

及時懺悔,
防非止惡,善念相連,
不讓業力趁隙而入。

 

現今社會,人倫道德日益淡薄、人心迷茫,難以體悟人間苦。許多人追逐著短暫的快樂,隨時間過去而煙消雲散,生命也在空白中度過。人間許多苦,其實都是因為人心迷茫、盡情享樂,造成的惡性循環。

在印度教風俗中,每十二年一次的浴河節,傳說只要在戈達維利河裏沐浴,就能洗淨一切罪惡。今年七月十四日剛好舉辦第十二次,是「大浴河節」,高達數萬人參加;活動第一天人們爭先恐後到河中沐浴,如此人推人、人踩人,造成二十七人喪生、四十多人受傷。

歡天喜地參與,卻以悲劇收場;這也是人心之「迷」。因為人心無明、多煩惱,使心盲、眼也盲,看不清眼前道路,不只對法盲、對人也盲。

河水污濁,難以洗掉罪惡,還會引來危險。真正能洗滌人心、滋潤大地的是法水,及時懺悔則清淨;人人傳正法、說好話、做好事,人間才能平安。

人人都有清淨本性、都可成佛,但凡夫心充滿無明、煩惱,覆蓋住清淨本性。要時時自我觀照,在一切人、事、物上多用心,才能轉迷為覺,心不隨境轉,還能「以境發智,以智照境」,轉煩惱成菩提。

修行,不能只是理解道理、獨善其身;要發大心、立大願走入人群,苦眾生之苦,度化眾生。在人群中身體力行,悲智相契、啟悲運智,才能真正證悟。

馬來西亞慈濟人七月三日起連續三天,舉辦「法譬如水」經藏演繹,共七萬人次參加。每位上臺演繹者,都經過一百零八天齋戒,以清淨而虔誠的心,深入經藏。

他們在舞臺上演繹——悟達國師十世皆為高僧,第十世受到唐懿宗皇帝敬愛,賜沈香椅,上座時起傲慢心不慎碰撞椅腳,膝上的小傷口日久竟成為人面瘡,訴說出十世之前的冤業。

國師世世修「戒、定、慧」,但剎那間的微細心念,讓守候已久的業力趁隙而入。就像門窗沒有關緊,風沙就會滲入;修行,要時時刻刻、連連接接,沒有縫隙地「防非止惡」。

種下惡因惡緣,就會有惡果惡報,纏綿不休。要時時提高警覺,不僅不要有惡行,連惡念都不能有;不複製無明、不製造惡緣,才是真正的守戒。

 

 

地球上平均每秒鐘誕生兩個人,全球人口已達七十三億。每個人來到人間,是帶給地球利益、還是危害呢?

大地供應人類一切所需,但人心不滿足,隨心所欲、追求享受,不斷破壞山林,建設道路、高樓,將大地穿上水泥衣,陸地不夠用,就與海爭地;破壞山河大地,也破壞心靈道德。不斷耗竭大地資源,造成氣候變遷,天災不斷。

人的欲念難以節制,心被「無明網」網住。無明,是人心最大的難關,不只個人迷惘受苦,也讓社會難以祥和平安。

同樣人生,有人四肢健全、身體健康,心卻不滿足,常在憂鬱中;有人身陷逆境,卻能勇敢堅強走出來——唯有覺悟,才能扭轉人生。

與大自然力量相較,人實在很渺小;不過惡念共聚、無明濁流滔滔,惡業就會很強大。

時間分秒流逝不停歇,「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但時間也能成就一切。人人愛心會合,能為人間帶來光明與希望。

期待人人欲念少一點,良知智慧提升一點;把握有限生命,時時發揮善與愛,讓清流能量逆流而上。

請大家多用心!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