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4期
2015-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主題報導
  特別報導
  慈善臺灣
  晨鐘起.薰法香
  生命的禮物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阿板薰法香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4期
  【內心戲】遇見亞瑟 林祐賢蛻變
◎撰文‧鄭雅嬬 攝影‧顏霖沼



林祐賢遇見同齡的「亞瑟王子」,也看見自己的傲慢;
劇終,王子下臺一鞠躬,
林祐賢的蛻變卻開始……

二○一二年,十五歲的林祐賢在臺中兒童劇團第一齣公版戲劇《王者之劍》中,擔任男主角亞瑟王子。

戲裏,他要在六集有限的場景中,揣摩亞瑟王子經歷種種冒險犯難後,經由反省改過消除印記的心路歷程;戲外,他自十四歲開始走進叛逆的青春期,與朋友翹課、抽菸、喝酒、打架、飆車,沈浸其中難以自拔。

無論劇裏、劇外,他剛好都處在經歷蛻變的陣痛期。

暴烈青春一意孤行

問起現年十八歲的林祐賢,覺得自己和亞瑟王子有哪些異同之處?他先自我解嘲地說:「我沒有王子的貴族氣質,我很『臺』!」想了一會兒正色回答:「個性傲慢、很衝、活在自己的世界這部分和王子很像,我國中的時候只在乎自己,沒在管別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自從父母在他國小階段分居後,他就過著平日跟著父親、週末跟著母親的移居生活;國中期間,與總是出差的父親互動變少、和工作繁重偶遷怒於他的母親常有衝突、年邁的阿公阿嬤管不動他,家庭關係一度降到冰點。

《王者之劍》如火如荼開拍時,林祐賢正值國三,班上瀰漫著緊張的升學壓力。他的成績不算差,但蟄伏在充滿約束的學校,他窒息地想逃,升學考試對他而言像是另個世界的事。他隨心所欲的玩到小過、警告、懲處不斷,差點畢不了業,家長常被約談,甚至被學校提報為高風險家庭。

暴烈的青春中,致使他由內而外散發著叛逆氣質,竟成為飾演亞瑟王子的原因之一。導演林維儀解釋選擇林祐賢當主角的理由:「他以前在兒童班演過戲,資質不錯、口條可以且外型上相,然後有王子的叛逆形象,所以就選他。」

林祐賢的母親洪美文是慈濟志工,承擔社區的兒童班、慈少班近十年,從前就帶著林祐賢參與兒童班的課程和戲劇。

面對青春期、相當有主見的兒子,她常無力又擔心,但關鍵之際總是選擇支持:「他是藝術型的孩子,很有創意,喜歡畫畫、音樂、跳舞、美髮、戲劇,雖不精但都有在學。國三時,他想考華岡藝校,剛好劇團有戲約,我就陪他去試試看。」

喜歡站在舞臺上,渴望被關注的林祐賢,就這樣頂著金髮、厚瀏海、痞痞的模樣,加入了劇團,展開為期半年左右的拍攝。《王者之劍》播出後受到觀眾的好評,亞瑟王子成了孩子的螢幕偶像,以結果論,導演確實選對了主角,但是探究起拍攝過程,才發現其實水深火熱。

林維儀為林祐賢下了一句註解:「他太聰明了,用五分力氣可以達到的事情,他就不會花上八分、十分去做準備。」

林祐賢擁有充沛的精力以及渴望被看見的表演慾,給予了舞臺、陪伴和肯定,青春洋溢的模樣可以很精彩。

罵不走的大孩子

「我是投機分子,每次都是錄影的前一天才開始看劇本,臺詞背不熟,有時候又沒辦法入戲,還會笑場。」林祐賢坦言自己準備不夠充分,看見導演神經緊繃,才收斂起閒散的態度。

他與劇團的青少年演員都喊林維儀「維儀媽」,平時大家可以玩笑、嬉鬧,一但開鏡或錄音,林維儀就是掌控進度和品質的導演,對細節有諸多嚴格的要求。散漫慣了的林祐賢經常被導演「磨」,且磨態度的機會遠超過磨演技。

有次林維儀開車接他去排戲,卻空等了十分鐘。碰面後她當下直接訓斥:「劇組那麼多人等你一個」、「你這麼大牌?」此後他拍戲不敢再遲到。戲劇開拍的進度過了一半,他還未了解角色心情轉折,她面色鐵青的警告:「再這樣下去,整齣戲會被你毀了!」他緊張地回家開始認真研讀劇本……

叛逆如他,被罵了為什麼還願意待在劇團?他答得很理所當然:「因為罵的都是事實啊!也是看到導演對自己的要求比對任何人都還多,我就對她很服氣!劇團有很大的凝聚力,不管導演再怎麼兇,大家都知道只在這個時候,所以會相互包容,像一個家。」

他在像家的劇團,嘗試著喜愛的舞臺表演,結識了同齡且愛演戲的朋友、關心他又不會管太多的師姑師伯……種種人事物形成一股支持的力量,讓他在學校和家庭以外找到一處「好玩」的地方。

其中,會罵他也會挺他的維儀媽,讓他記得很清楚:「有一次,維儀媽跟我說:『看得出你很累!』我聽到這句話,竟然有一股莫名的感動。」在人人都很辛苦的劇組當中,個人的疲累不需要被強調,然而導演淡淡的一句話,他知道自己被看見也被肯定了!

拔出自己的石中劍

《王者之劍》殺青後,林祐賢沈潛了兩年。就讀職校資處科的他,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去年決定用兩百多天的時間,從零準備起,目標考大學,「當初要不是待在劇團,我應該會變得比之前更誇張。總覺得慢慢長大了,也該要為自己和家人著想。」

近兩年,父親林金德決心放下需要外宿的差旅工作,多花一些時間陪伴家人,父子兩人多年來的疏遠,還需要時間和機會慢慢拉近;相較之下,林祐賢與母親的關係好轉許多,因為看見母親的改變,影響他也想跟著改變:「媽媽開始會聽我的想法,然後支持我或是陪著我去做,我們現在像朋友,很有話聊。」

兩年後再回頭看《王者之劍》,林祐賢對角色和劇情有了自己的觀察和看法:「王子只要一悔過反省,印記就會消失;要改掉壞習慣,哪可能那麼快?」「王子任性地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捅了漏子以後,為什麼恩師願意替他頂罪?」

他在這些思考中看到自己過去的某些片段:在壞習慣裏頭載浮載沈、年輕氣傲無禮傷人、恣意妄為後果讓父母收拾……很多的「為什麼」投擲出去,最後都是繞回來問自己。

五月份,他收到大學錄取通知,雖非心目中第一志願,卻也是努力後的成果,「準備大學那段日子,是讓我重新整理過去的重要的階段,看到自己的不足,發現以前浪費好多時間。」

緣分的安排讓林祐賢遇見了同齡的亞瑟王子,他們一起走過考驗、經歷蛻變;劇終,王子下臺一鞠躬,林祐賢的蛻變才剛開始,會有長成後展翅的那天。

《王者之劍》劇中,內心逐漸被黑精靈污染,自私傲慢的亞瑟王子,在魔法師幫助下,踏上去除封印的蛻變,終於拔出石中劍;也將《水懺》中懺悔的意涵帶進兒童觀眾的心底。(攝影/黃善繼)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