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4期
2015-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主題報導
  特別報導
  慈善臺灣
  晨鐘起.薰法香
  生命的禮物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阿板薰法香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4期
  【內心戲】賴庭荷 海盜公主的追尋
◎撰文‧鄭雅嬬 攝影‧顏霖沼



想要被看見,卻害怕被人評價,
內在衝突、壓抑,外表敏感、愛唱反調……
賴庭荷在舞臺上練習釋放情緒,
終於找到青春最自在的姿態。

二○一五年六月《海盜公主》在各社區兒童班播映完畢,除了緊湊刺激的劇情扣人心弦,這首為《海盜公主》女主角「公主」量身訂做、旋律琅琅上口的主題曲「美麗新世界」,也令人印象深刻──

世界,充滿奇蹟
生命,充滿驚喜
而我  只能關在這小小的皇宮裏
夢想有一天,我也能
飛向天際,看見大山,看見大海
夢想有一天,我也能
奔向遠方,看見自由,看見這個 美麗新世界

歌詞寫出生活平凡無趣的「公主」渴望冒險和自由的心情,也預言了她終將離開舒適圈,長養慈悲,並善用所學智識讓世界更為美麗。

飾演「公主」的賴庭荷說:「《海盜公主》用一種很神奇的方式,把我的處境和想做的事情都寫進劇本。」參與《海盜公主》不僅滿足她的舞臺夢,演出到最後她彷彿從「公主」身上得到力量,在現實生活中朝自己的夢想前進。

渴望舞臺卻自我壓抑

賴庭荷在自己的臉書裏,分享了許多搭配日常生活照的貼文,內容有無厘頭、有瘋狂、有嚴肅、有自省,讚數很多、回應很熱鬧,這是她展現多面向的自己的舞臺之一,但對她而言還不夠。

「我有種想要站在臺上秀自己、被看見的渴望,沒辦法接受只能坐著看臺上的人……」初次見面,二十二歲的賴庭荷很直接地表露心聲,篤定的語氣背後帶著濃厚的渴望和企圖心。

二○一二年,賴庭荷遇到兩大挫折:一是在很認同的社團中,找不到滿足表演欲望的舞臺,害怕被貼上愛現、愛出風頭等負面標籤,於是不斷地壓抑;一是與當時的情人戀情殘酷告終,她開始覺得自己並不夠好,「這雙重打擊讓我很痛苦,有種不被看見、被否定的感覺,過得很不開心,陷入憂鬱,經常有負面的想法。」

隔年八月,賴庭荷在偶然機會下參與林維儀在社區舉辦的「戲劇研習課」,第一堂課就被吸引,再度喚醒對於舞臺的渴望。「課堂上有表演練習的機會,我為了被選上,站在椅子上用力揮手,要維儀媽選我!」賴庭荷的積極態度令林維儀印象深刻,而後邀請她演出《阿布》與《海盜公主》。

某方面,賴庭荷或許可以視為多數青少年的縮影:想要被看見,卻害怕被他人評價;想做一番事情,卻不知道如何施力,找不到落實的方向,於是內在充斥著衝突與迷惘,外表則是情緒敏感、愛唱反調、武裝和挑釁……

她曾經無法自拔地在林維儀面前述說過往生活中的積怨、委屈和不平衡,「我的那些情緒在跳舞,因為被她看見和接納,逐漸平靜下來。」

又有一次,她向劇組的長輩馬順德提及壓抑渴望舞臺的想法,未料馬順德反問:「為什麼會覺得不好呢?這樣很好啊!有時候內心就是會有個聲音,告訴你適合那個位置,為什麼不試著去往那個方向試試看?」

賴庭荷深深地覺得被理解而淚流滿面,「劇團裏很多人都是這樣接納和不批判,然後他們又給了我一個舞臺,我就被收服啦!」

害怕退縮不如真情流露

一開始,賴庭荷飾演《阿布》裏的「姊姊」一角,因為戲分不多,演來游刃有餘;直到在《海盜公主》挑大梁,她的表現愈來愈顯吃力。

林維儀坦言,賴庭荷在《海盜公主》第一集「肢體放不開,眼神、表情也沒到位」,一度使她想要換角;「她愛表現又有一定要做到的決心,我就決定專心磨她的演技,看到電視劇有可以參考的角色形象,就要她回去揣摩。」

賴庭荷也爭氣,為求有好表現,她依約定期找林維儀練習,研究故事脈絡和角色的潛臺詞,被操練、被要求都甘願;回家再對著鏡子練習,還得跟從內心湧出的掙扎、沮喪、懷疑、自卑等等雜音對抗。林維儀知道賴庭荷一被誇獎就會得意忘形,鮮少盛讚她,這也促使賴庭荷一直處於恆壓。

「維儀媽投入工作的時候,眼神比鏡頭還可怕,她心中有畫面,只要沒達到,她會直接講,正式錄影更嚴格!」她於是向劇團中就讀華岡藝校的王博豐求救。「她會害怕做得不好或者達不到別人的期待;其實想太多,反而會愈來愈沒自信,」王博豐說:「我能做的大多是給她信心,然後引導她去理解角色。」

賴庭荷最不需要「演」的時刻是哭戲,平日排戲的疲累、壓力和傷心的往事,此刻成了能量,上戲時將它們召喚出來盡情宣洩,每一次都是真情流露。她痛快地說:「以前想哭都是躲在棉被裏偷哭,這次可以名正言順的釋放情緒,有種療癒的感覺。」

回顧在劇團有笑有淚的時光,她有感而發:「那段時間就像在當兵,我用盡全部的生命去面對,曾經被操得好想躲起來當鴕鳥,現在卻成了我最懷念的日子。」如今她較能坦率地表露內在的聲音,重新認識、肯定自己,絕大部分正是獲得劇團的支持。
 

被禁錮在牢中陷入絕望的公主,最後運用智慧、善念和善行,一步步朝著夢想前進;賴庭荷飾演公主的過程中,彷彿也感染了角色的力量,踏上追尋夢想的路。(攝影/陳建仲)

 

為了最美好做準備

隨著《海盜公主》劇情一步步地開展,賴庭荷愈來愈融入角色,不僅演技變得自然,也能夠從角色中看見自己:「我們都一樣莽撞、嚮往自由、對世界充滿探索的渴望、富有同情心。」

飾演「公主」的同時,她沒有忘記長年來,自己也有嚮往──前往澳洲拓展視野,她為此打工存錢,想盡辦法說服憂心的家人。

二○一四年五月,她參加澳洲昆士蘭政府舉辦的「全世界最讚的進修實習甄選活動」,自製英文宣傳影片,積極地在校園打廣告,取得影片點閱率破百的初選門檻,一路過關斬將晉級到面試。最後從百多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得季軍,享有三個月免費體驗語言學校的資格。

「那時候我一邊在拍《海盜公主》,一邊準備甄選,幾乎快要無法兼顧,還好堅持下去,才有這麼棒的機會。」然而父母的擔心,是賴庭荷遲遲不敢全力圓夢的主因。最後是林維儀出面幫她與父母溝通,這一刻賴庭荷記得很清楚:「維儀媽請他們把擔心化做祝福。」

得到家人的首肯與祝福,她在語言學校進修結束後,決定藉由打工的方式在澳洲停留滿一年,體驗在異地自立的生活。所有事情都靠自己,料理三餐、尋覓工作、結交各國好友、遊歷當地風光,處處是新奇,日日有收穫。

有次她迷路了,惶惶不安地接受了一對母女的幫助,「那分善意,讓我很感動,也想把它傳遞下去。」後來她在墨爾本見到一位蒙眼街頭藝人,希望路人給他一個擁抱,這個人與人之間信任的測試,她毫不猶豫地張開雙手選擇相信。如同劇中,公主複誦著父王的叮嚀:「即使是在生命最黑暗的時候,往往一個小小的善念,就可以改變整個世界。」一次次地提醒自己實踐善行。

兩年前,賴庭荷還是個找不到自我價值的女孩,當時林維儀一句:「一切是為了最美好做準備。」鼓勵她踏實地一步步走到如今。

還在澳洲的她,年輕的姿態依然是追尋,至少她方向正確地出發了;就像「公主」歷經千辛萬苦,最後走在夢想的路上。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