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日 有愛人生,最有價值
【靜思小語】接受愛,感受溫暖;付出愛,輕安自在。
人間有愛,苦中有甘
兩個月來,慈濟人接力前往尼泊爾強震災區付出,日前帳棚區一位五十歲婦女表示,災後搭帳棚睡在凹凸不平的土地上,總是睡不安穩,更擔心下雨浸溼衣被;獲贈慈濟摺疊床後,不再腰痠背痛,晚上即使聽到雨聲也能安睡,身心都輕鬆。
「看到受災民眾得到幫助、改善生活,就覺歡喜。付出者開心歡喜、受惠者安心舒適,這都是因為人間有愛。」
早會時間,上人開示,人生無論貧富,都有苦──窮有窮的困苦,富有富的煩惱;人心常受煩惱無明折磨,還要承受身體老化、生病之苦。
「苦難人間,唯一的享受就是『愛』。接受愛的人,感受溫暖;付出愛的人,輕安自在。有愛的人生,最有價值。」
啟發善念,實踐善行
花蓮慈濟人自前年八月起,每週到花蓮監獄與受刑人分享「靜思語」,並教授寫作、英語會話、攝影等。一位受刑人去年底獲贈福慧紅包,將上面的稻粒種在碗裏,細心呵護,至今已長了二十公分高;他從中體會父母栽培子女的恩情,了解煩惱習氣如雜草,只要稍有惡念萌生,就會影響清淨本性。
「無私的愛超越高牆,讓受刑人看見愛的明亮。」上人表示,人人本具清淨佛性,只要以善法引導,善的種子就能「一生無量」。
上人感恩慈濟人走入監獄高牆,在受刑人的心田裏注入清淨法水。「啟發善念、實踐善行;愛心愈增、惡念愈消,社會才能祥和,人間才能平安。」
在地力量,主流力量
尼泊爾賑災視訊會議,上人欣見近日發放及愛灑皆由本土志工規畫主導,義診也由尼泊爾人醫會醫師承擔。「當地人有投入的熱情與助人的愛心,災區重建就有希望!」
尼泊爾年輕人單純有愛心,上人期許能承接重任、傳遞愛的能量,讓佛教的無私大愛,在佛陀的故鄉發光發亮。
「要讓尼泊爾民眾知道,全球愛心人對他們真誠的祝福,啟發在地愛心能量;當在地力量成為主流力量,就能為社會『固本』。」
上人勉眾持續付出愛,且帶動出更多愛的能量,為苦難人間帶來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