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4期
2015-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主題報導
  特別報導
  慈善臺灣
  晨鐘起.薰法香
  生命的禮物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阿板薰法香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4期
  二十六日 入群淬鍊


6.26《農五月‧十一》

【靜思小語】去除習氣雜質,樹立清淨品德。

 

愛,從小教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郊區,四天前發生襲警事件,至少十八人死亡;同一天,英國罕布夏郡弗雷特一座兩百年教堂,遭一名少年縱火燒毀。

「是何等因緣,讓人累積仇、怨、瞋、恨,造成死傷慘重的攻擊事件?又是出於何等心態,少年縱火燒毀教堂?」

早會時間,上人慨嘆,人心累積煩惱無明,使心念失衡、社會失序,實令人憂。

「愛,能祥和人間、調和大地。若人心缺愛、缺乏道德倫理觀,將造成人間混亂。希望人人有愛,就要從小教育愛的價值觀;有愛,人間才有希望。」

由農委會提供的一百八十公噸臺灣愛心米,已運抵海地首都太子港。看見大愛新聞報導,當地慈濟志工恭敬虔誠、鞠躬奉送物資,上人肯定:「以至誠愛心付出,以身教帶動本土志工尊重每一位受助者,這就是人間菩薩的精神。」

天主教「聖恩修女會」此次也得到六百包臺灣愛心米,修女就地發揮愛心,援助當地貧困居民。上人欣見不同宗教間彼此感恩互動,超越種族、宗教的分別,合心協力發揮人間大愛。

 

法,人間落實

 

尼泊爾賑災視訊會議,新加坡張佑平師兄談到,孩童災後見外來援助者即圍聚要糖,慈濟人運用方法引導——讓孩子們互送糖果,收到的人要道謝;希望能改「手心向上」的習慣,成為「手心向下」的助人者。

上人肯定,給予有形的巧克力,更要把握機會教導,給予「心靈的巧克力」。「要盡力協助受災民眾改善生活,也要以身作則、溫柔接引,讓佛教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就地發酵、深耕。人心有法,佛陀慧命就永存。」

 

德,身體力行

 

佛陀說法四十多年,到了晚年,仍有外道想要破壞僧團、打擊佛陀。除了外在的威脅,佛陀也曾說「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指出真正壞滅佛法的,正是佛弟子。

「內憂外患,實在很可怕、很令人擔心!」與文史結集中心同仁談話,上人表示,同在無私大愛的環境中做事,遇到人事問題,要自我反省——行事是否有私心?是否只為了保護自己而傷害他人?

「在人群中做事,要運用佛法自我淬鍊,去除習氣雜質,樹立令人尊敬的清淨品德。以德服人,就能成就領眾的典範。」

每日為了講述晨語,上人耗費甚多時間、體力與心力;然而想到全球慈濟人聞法殷切,便再鼓勵自己堅持。「對於講經,我總是慎重以待,也時時以經文內容自我警惕。」

上人表示,編纂經藏是很神聖的工作,過程中自己也會沾潤到法的滋味。「若真正重視師父所說,師父輕輕講,就要重重聽。人人感恩、尊重、愛,很快就能凝聚心力,讓諸事上軌道;反之,互不尊重、心力分散、各自埋頭苦做,如何體會真誠之愛?」

《法華經‧藥草喻品》經文描寫,眾生根機如草木,有大有小;而佛法如雨,平等普潤一切。上人引以開示:「同樣聽師父說話,唯有心量大、利根者,能全盤接收——不只受用法理增福慧,且能再對人說法、影響他人;真正做到聞法、說法、傳法。」

上人強調,只有才華無法領眾,要以「德」領眾。「講得天花亂墜、全場掌聲如雷,若無法讓人領受法理,再有才華亦無用。聽法入心,講得到且做得到,才能令人心悅誠服,接受法理而受用。」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