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4期
2015-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主題報導
  特別報導
  慈善臺灣
  晨鐘起.薰法香
  生命的禮物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阿板薰法香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4期
  二十三日 以德領眾,以愛導向


6.23《農五月‧初八》

【靜思小語】建立受人敬重的品德,帶動利益人群的大愛。

 

合心,傳續正法

 

早會時間,上人開示:「『合』字是人、一、口組成。不同種族、文化、語文的慈濟人共聚,卻能共同一口,是因為心靈語言相通——這就是『合心』。」

佛陀入滅前曾慨嘆,正法的毀壞,並非外道破壞,而是「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上人表示,佛陀此語,說出對弟子的擔憂與掛念——僧團裏若有人心念偏差,就如獅子身上蟲一樣,將從內部破壞僧團。

「團體中,人人心中時時都要有法,才能調伏心欲與惡念。一個人改變心態向善,能影響許多人朝正向走;反之,人心趨向惡念,世間的災難、苦難將不斷發生。」

慈濟人懷抱「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悲願,走入強震過後的尼泊爾,盡心盡力付出,陪伴居民走過傷痛、振作身心。上人期待這分付出與帶動,能讓正法回歸佛陀的故鄉。

「但願全球慈濟人用心傳法,讓正法住世,代代傳續,減少人間苦痛。 」

 

接引,敬奉諸佛

 

全臺骨髓關懷小組成員返花座談。上人致勉,去除煩惱、我執,以單純心溝通、凝聚彼此心力。

「行菩薩道,須先去除『我相』。慈濟人普愛天下蒼生,法親之間,更要合心、和氣。不僅『四大合一』,且要『八大合心』,凝聚共同的行事方向,才能在付出中,得到輕安、自在、歡喜。」

上人強調,讓志業順暢運轉的主軸,就是「誠正信實」的靜思法脈精神,以及「慈悲喜捨」的慈濟宗門理念。「但願人人都能謹記誠正信實、慈悲喜捨,用心力行。」

與菲律賓志工談話,上人表示,「菩薩」是「覺有情」——既能覺悟道理,也有真誠感情;志為人間菩薩,就要與人真情互動。

「若覺眾生心剛強難調,或許,是帶動者的心更剛強難調。帶人要帶心,方向正確且能放寬心量,一定會得到很多人幫助,要成就好事就沒有困難。」

上人教眾,要有「普天三無」的開闊心量,以敬奉諸佛的虔誠心,對待每一個人。「受助的苦難眾生也有佛性,敬愛他、扶助他,就是愛未來佛、護持未來佛、膚慰未來佛。要真誠的尊敬、供養每一個人。」

 

領眾,以德用愛

 

與美國慈濟人談話,上人致勉,要掌握正確精神理念,當聞法者、說法者與傳法者。「傳法不能偏差,所以傳法人的品格很重要;要開闊心胸,用心培養人才。」

上人教導,帶動者要身體力行、建立受人敬重的品德。「領導人的『德』,要從內心修持,修養出真誠言行,讓人感受誠懇,『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才有辦法帶動人以感恩、尊重、愛對待。」

投入慈濟志業,「愛」是共同的目標。上人表示,與人真誠互動,建立誠之情誼,利益人群的志業才能順利推行。

「以德領眾,也要以愛導向。要將人人當成菩薩,發自內心,真誠的感恩人、尊重人、愛人;才能結好人緣,帶動更多人歡喜付出。」

說法、傳法,不能只在名相上鑽牛角尖;上人叮囑:要用心觀察世間相,從中體會法理,且與人間事相融合,才是實用的法。

「我把慈濟志業當成自己的骨髓,且不斷對大家說法、傳遞法髓。希望人人將法銘刻於心,面對複雜的人間事,才能有『法』應對。」

上人指出,以志工的使命感投入,身體做得再疲累,心靈上仍然是甘願而歡喜;若以職業心態而做,將難以體會付出無所求的輕安與歡喜。

「志業龐大,各種事務都需要有人承擔。對於大家庭的事,人人都有義務、有權利、有責任。負責人必須以寬大心胸包容一切、讓整體脈絡暢通無阻;反之,若堅持己見,無法與人合和互協,不只阻礙事務運行,也無法永續傳承。」

上人期勉要多多「薰法香」,用佛法訓練自我心寬念純。「真的愛慈濟,就要做得歡喜自在,不生煩惱、不受執著綑綁。如此師父才會安心!」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