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4期
2015-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主題報導
  特別報導
  慈善臺灣
  晨鐘起.薰法香
  生命的禮物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阿板薰法香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4期
  二十日 無私助人,就是菩薩


6.20《農五月‧初五》

【靜思小語】無私助人的愛,就是菩薩精神。

 

合心力,撫創傷

 

端午粽飄香,遙寄思鄉情。桃園慈濟人事先準備好粽子,由第九梯次賑災醫療團成員帶到尼泊爾,不只為久在異鄉的慈濟人帶去應景的「家鄉味」,也與本土志工分享華人禮俗。早會時間,上人肯定桃園慈濟人這分法親之愛,也跟著粽子飄洋過海,傳入賑災醫療團成員心中。

醫療團隊在各帳棚區義診時,看見地震當時欠缺妥善療護的傷患,傷口仍需要手術處理;為年幼的孩子重新處理、縫合傷口時,孩子難忍痛苦的哭喊聲、母親傷痛不捨的表情,深深印入心底。

上人慨嘆,一場災難,造成這麼多人的苦難。「不知道要到何時,才能讓身體傷口痊癒、心靈的創痛也能撫平?更不知何時才能恢復地震前的安然生活?」

尼泊爾企業家查德里先生,昨日由馬來西亞濟緣師兄陪同前來靜思精舍,他說,四月二十五日強震造成的災情,遠比國際媒體披露的情況嚴重許多,「尼泊爾人引以為傲、宗教信仰寄託的古建築,也被震毀。這次災難對尼泊爾人的打擊,非常強烈且影響深遠!」

查德里先生原本就在尼泊爾推行慈善、醫療等公益事務,地震後非常希望幫助眾多受災同胞,盼能與慈濟合作,為鄉親安身、安心、安生。

上人為受災民眾感到欣慰。「期盼在全球慈濟人的愛心挹注,以及當地企業家的合力投入下,能為佛陀故鄉開創希望的未來。」

 

延續愛,傳承法

 

尼泊爾賑災視訊會議中,志工表示,近日傍晚常下雨,到帳棚區家訪時,看到民眾必須不斷把雨水舀出帳棚外,棉被潮溼、味道重,無法安睡;鋪了福慧床以後,大人小孩笑容滿面,表示再也不擔心下雨了。

五度延後返回馬來西亞的梁貴勝師兄,分享與當地小志工互動的溫馨事:「與其說是我陪伴、帶動小志工,其實是他們陪伴我、協助我,還會關心我的生活起居,主動照顧慈濟的發放物資。」

小志工徐捷娜在校學習電腦資訊,跟弟弟一起當慈濟的倉儲志工,姊弟的住家也在地震中傾倒,幸好家人都平安。捷娜透過視訊分享:「地震之後茫然無措,很感恩慈濟給予生活援助。很高興認識慈濟人,跟著大家學習用親切溫柔的態度照顧老人與小孩,也學會如何幫助人。」

上人稱讚捷娜姊弟很有愛心,而這分無私助人的愛心,就是佛菩薩的精神。「感恩每一位團員發揮大力量,用心用愛帶動當地志工。要持續為這群災後餘生的人付出,讓愛延續,也讓佛法回歸佛陀的故鄉。」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