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一日《四月二十九(四)》 
       
       
       
      【靜思小語】 
       
      能付出愛心的人最幸福,有感恩心的人最快樂。 
       
       
       
      〈五所學校動工〉 
       
       
      繼四月份慈濟援建的豐東國中動工後,上人此次行腳到台中,亦將參加十 
      一所學校的動工典禮。今日有南投縣五所學校舉行動工典禮──竹山國小 
      、延平國小、社寮國中,以及集集國中、國小。 
       
      在竹山國小的動工典禮中,上人期勉同學:「雖然天候酷熱,若能以刻苦 
      耐勞的心突破惡劣環境,這段克難的時光,將是值得回憶的一段人生。所 
      以,在這場災難下,對於眾人付出的愛心,大家要深深地回憶、思考,從 
      而激發出感恩心與愛心。懂得感恩與愛的人,將來必定是成功而傑出的人 
      。」 
       
      為感念慈濟幫忙重建校園,延平國小許多小朋友寫信給上人。「有感恩心 
      的孩子必定心中有愛!」上人在動工典禮中表示:「能付出愛心的孩子最 
      幸福,有感恩心的孩子最快樂!」 
       
      上人在社寮國中提及,這次的大災難雖震毀了校園,但看到全球慈濟人發 
      揮愛心,共同為打造新世紀的希望努力付出,令人深刻體會到人間愛的力 
      量,以及愛的重要! 
       
      集集國小因為校舍全毀,全校師生都到同鎮的和平國小上課,上人開示提 
      及兩校因地震共結的友誼,這分彼此互愛、真誠以待的情誼,是人間最美 
      的畫面! 
       
       
       
       
      ▲六月二日《五月初一(五)》 
       
       
       
      【靜思小語】 
       
      放下占有,愛才能自在無煩惱。 
       
       
       
      〈當下就是天堂〉 
       
       
      豐原一位女士前來請問上人:「人死後,隨業往生六道;若祖先到了天界 
      ,是否還能知道子孫在人間的事?」 
       
      上人答:「人間就存在著六道,不要脫離人間而求天堂;如何做好一個人 
      ,使心靈輕安自在,讓『現在就是天堂』,才是最重要的,其他就不足掛 
      心。」 
       
      上人進一步強調,人生如舞台,拿著今生的劇本上台演出,自會有同台的 
      演員;一旦他人或自己先下台,卸下了角色,彼此的關係就告一段落了。 
      「人事不必想得太複雜,重要的是現在應該怎麼做,使當下如處天堂,甚 
      至超越天堂──成為在人間聞聲救苦的菩薩,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愛的解析〉 
       
       
      中區慈濟人聯誼會上,上人解析母親之愛與佛陀之愛的異同。 
       
      「母愛是世間最美、最動人的愛。母親疼愛子女至深,寧可犧牲自己的一 
      切,心甘情願為孩子付出;但也往往太執著對子女的情,將滿心的愛局限 
      在孩子身上,不僅造成自己的苦惱,也讓孩子覺得母親管太多、太嘮叨。 
      」 
       
      「佛陀之愛與母親之愛不同之處,在於佛雖然愛眾生心切,但並非只愛一 
      個人或少數人,而是對任何人都付出平等慈悲的愛。佛陀的愛是宏觀、開 
      闊的,而非占有性的小愛。」 
       
      上人說,父母與孩子相處,要以身作則,孩子有錯,要好好和他講道理, 
      輔導他們了解人生的方向與生命的價值;若管得太嚴厲,反而助長孩子叛 
      逆、反抗的心態。 
       
      「好比養一隻鳥,抓得愈緊,鳥兒反而因為害怕而急於飛走。」 
       
      上人強調,唯有放下占有性的愛,才能彼此皆無煩惱,進而付出大愛給眾 
      人,終至得享輕安自在的幸福人生。 
       
       
       
       
      ▲六月三日《五月初二(六)》 
       
       
       
      【靜思小語】 
       
      有智慧才能歡喜地為人群付出,而不覺得辛苦。 
       
       
       
      〈溫馨的情味〉 
       
       
      早餐後,上人等一行人驅車前往新社國小參加動工典禮。操場上,簡單搭 
      起ㄇ字形長棚,這所學校雖然迷你,但別有溫馨的情味。 
       
      回想地震之初,上人途經此處,看見孩子們在帳棚下讀書,周圍還有群蠅 
      交飛,其情其景,教人很不忍心。「但孩子們燦爛的笑容,使人對教育充 
      滿希望,孩子們都很堅強也很能吃苦,實在令人捨不得。」慈濟於是將之 
      列為援建學校之一。 
       
      上人告訴小朋友,最近美國一場為希望工程募款的愛心宴中,有位五歲的 
      小朋友藉著拉小提琴,為台灣許多失去校園讀書的學童,盡一分心力。 
       
      「約再過一年,這塊校地上將冒出美麗的藝術品,希望你們要安心讀書, 
      才不負全世界人的愛心。」 
       
       
       
      〈地震的心〉 
       
       
      晚間,上人在中區委員及慈誠聯誼會上開示,九二一之後,慈濟人即日夜 
      忙於救災,如今還有希望工程加緊作業中,這條復建之路真是閒不下來。 
       
      「雖然大家沒時間休息,卻都做得很歡喜。佛教有句話說:『轉苦為樂』 
      ,有人不解,認為苦就是苦,如何能樂呢?事實上,慈濟人心中已無『辛 
      苦』二字,這種從內心深處表現出來的幸福感,正顯示他們真正做到了『 
      轉苦為樂』。」 
       
      「能否轉苦為樂,關鍵就在『智慧』。有智慧才能善解煩惱,事事為人群 
      付出,凡事美滿、圓融;儘管做得辛苦,卻滿心歡喜!」 
       
      南投縣埔里鎮桃源國小校長來訪。該校雖已獲教育部補助千餘萬元建設費 
      用,但校園重建規畫方面遲遲未有進展,校長很是憂心。 
       
      隨校長前來的還有一名四年級學童李永倫,他說母親的工作是「採靈芝」 
      ,父親則在「造林」,他將地震後寫下的「地震的心」一文,念給上人聽 
      。 
       
      「地震以後心很慌,人人都向外面跑,聽到人在哭,人人去安慰,心情有 
      好了一點。我回到老家,想到以前的三合院,真希望學校也一樣是三合院 
      。在大家的心中愛的是高樓大廈,我心中愛的卻是三合院和四合院。地震 
      後我家沒了,現在住在香菇寮,很冷,但在媽媽──」 
       
      念到此處,永倫哽咽地說不出話來,一會兒後才忍著淚繼續念:「但在媽 
      媽的溫暖中,我是最幸福的一個。」 
       
      校長愛校的熱切心情、赤子突遭巨變的驚慌,點點滴滴印在上人心版上, 
      千言萬語只盼:「希望工程不能等,必定要爭取時間早日完成,絕對不能 
      『拖』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