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日 時時發好心,日日立好願
◆12‧31《農十一月‧二十二》
【靜思小語】人生之福,不是到佛前拜求而來,要深入人群「造福」。自造福田,自得福緣。
富者無私,貧者有愛
大愛台的新聞和節目,除了要迅速「報」知訊息,讓人即知天下事,更重要的使命,是要「導」向正確方向——讓富者更有愛心、讓窮困者也能貧中有富;也就是「淨化人心」。
早會時間,上人提及印尼大愛台雖然開播時間不長,已取得無線頻道,在面積為台灣五十三倍的印尼境內,產生美善回響。
家住中爪哇帕蒂縣的蘇基多,罹患「骨結核」,腰部以下癱瘓,只能依靠輪椅行動,住在竹編小屋中,妻子為照顧丈夫無法工作。蘇基多認識慈濟後,渴望收看大愛台;然當地必須裝設衛星設備才能收訊,體貼的妻子變賣首飾籌錢。從此蘇基多家大門,隨時為鄰居敞開,讓人人都能分享人間美善訊息。
「我在節目中看到許多比我更不幸的人,他們都很堅強;更何況我還有兩隻手,為什麼不能振作呢?我要當這裏的『教育先鋒』!」蘇基多說。
「能見苦知福,還發願讓人人都受到這股清流淨化。這樣的回響,實令人歡喜、感恩!」上人表示印尼大愛台已經發揮淨化人心的良能:「引導富者有愛無私、貧者有愛安定。如此社會必然漸趨祥和,苦難人就有更多得救的機會!」
發心立願,勤耕福田
早會結束,上人展開第二階段歲末祝福行腳,首站來到宜蘭。
「人生需要時時發好心、日日行好願。肯發心,就有正確的方向;肯立願,就會開始付出力量。」上人勉眾發心立願,為人間付出無私的大愛。
「人生之福,不是到佛前拜求而來,要親身力行去『造福』。」上人指出,為人群身心奉獻,能感動諸佛菩薩,這就是最虔誠的祈禱、最虔誠的造福。
「醫療護病、慈善護人。受證只是起步,請大家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承擔責任,投入慈善與醫療志工。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部經,能啟發我們的道心;要多與人接觸、不斷撒播愛的種子。」
上人強調慈濟宗門是「復禮」,慈濟人要嚴守十戒,保持身心清淨。「人人的本性都很純真,只是受無明污染。若有過失,立即發露懺悔,懺悔即清淨;要共同守護慈濟宗門的真、善、美。」
人間菩薩招生,空間還很大,上人勉眾再精進,莫將福田荒廢。「人人心中都有一畦福田,若沒有將善種子播撒入土,雜草將叢生。惟從自身做起,身體力行樹立典範,才能淨化人心,引導人人共同行善。」
上人再次呼籲:「要做名副其實的『人間菩薩』,共同為社會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