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日 以善友為明鏡
◆12‧30《農十一月‧二十一》
【靜思小語】人與人之間,要互為善知識,以明鏡互照,時時淨化心地。
珍惜善友
「人與人之間,要互為善知識。」晨語時間上人教示,見人心起無明,能予以輔導、幫助撥除無明,此即為「善知識」。
上人強調,要彼此互為明鏡,照見自心污點,及時改過,使身心不犯戒。「時時勤拂拭,莫讓心鏡蒙上層層污垢;否則不但照不出自性面目,即使善知識在前,也無法聽入諍言、效法善行。」
「親近善友,就如沐浴清流,能時時自淨心地,滌除污染。」上人請大家珍惜善知識,視為照見自心污濁的明鏡,時時自我警惕、精進向上,如此慧命才能成長。
愛的循環
「人間雖然有缺憾,只要有無私大愛就可以彌補,使之圓滿。」上人於早會談及屏東輕度智能障礙少女淑惠的故事,見證慈濟人在社區中,作人人善知識;不但幫助苦難人的生活,也啟發其愛心、智慧,真正做到「身心拔苦」。
八年前,慈濟人開始關懷淑惠的家庭。當時她與父母住在無水電的廢棄屋中,除了政府補助,父親以掃街、拾荒維生,母親則有精神障礙。二○○四年父親往生,慈濟人幫母女倆搬家,持續關懷。
去年母親罹患乳癌,術後住進安養院,就讀國一的淑惠開始獨居生活。從事清潔工作的志工黃秀蘭除了教導淑惠做家事,每個星期五還帶淑惠一起去上班,讓她學習與外界接觸。如今淑惠已能把家裏打掃得窗明几淨,在班上還能幫助重度障礙的同學。
上人讚歎:「八年來,慈濟人不斷用愛滋潤她的心地,讓善種子在她心中萌芽。現在淑惠不但漸能照顧好自己的日常生活,還可以進一步幫助別人。即使生活貧窮,但她心靈有愛,真正是『有愛無缺』!」
慈濟將一顆顆愛的種子落實社區,四十一年後的今天,已成大樹;被庇蔭過的地區也成就一粒粒善種子,再往外開展、撒播,從一而生無量善種。
越南慈濟人今明兩天正進行第十次大型義診,兩百多位醫護與志工,估計將服務三千名病患,同時進行發放。其中,越籍黃清俊醫師曾因白血病來台接受骨髓移植,黃醫師感恩能獲重生,回到越南之後,只要是慈濟義診一定參加,此次也隨同服務。
「這樣的人間多麼美好!生在天地之間,就是一家親,他們都受到慈濟人無私之愛庇護,培植了心中善種,又能發揮良能,這就是愛的循環!」上人欣慰而言。
清流救心
印尼大愛台總監陳豐靈與四位同仁返精舍,分享工作心得。Supriyono表示,來大愛台之前,已從他台播出的「靜思語」認識上人;每天上班前必看「人間菩提」,從中獲得很多人生智慧。曾來台求學的楊麗玉是上人開示節目製作團隊的成員,因常聽「慈濟新聞深度報導」,改變了脾氣;對於翻譯如履薄冰,再三確認無誤才敢上字幕,惟恐差毫釐、失千里。
上人肯定同仁們的努力,也感恩陳豐靈師兄的承擔,使得開播未半年的印尼大愛台,清流快速從地湧出,已在當地社會帶起善的效應。
例如尤利安娜夫婦從公職退休後,以養殖龍蝦為業,供應餐廳所需:因收看「啟發之窗」節目上人開示,深知不能傷害眾生,決定把所養的蝦子全部放生,結束事業。
「即知即行,在短時間放棄賺錢的事業,實在不容易!」上人表示,慈善志業能紓解人們一時的困難,但心靈淨化才是根本之道。「假如人人心中都有善念,社會就能祥和;社會祥和,生活再苦,還是能平安度日。所以人文傳播比物資救濟更重要!」
上人期待大愛台在印尼能做到本土化,建立清流人文。「這是搶救心靈的工作。用人文傳播清流,才能從心靈徹底拔除人間苦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