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日~二十一日 走出心貧,以愛致富
◆12‧20~21《農十一月‧十一至十二》
【靜思小語】現實災難只是一時,心靈災難卻是一生。開啟心中的愛,讓心靈富有,才能真正脫貧。
付出得歡喜
「日日看天下事,有悲、有喜、有不捨——悲在人不懂得珍惜大地,也悲在人與人之間冷漠相待;喜見人間菩薩以無私大愛疼惜大地、將天下人視為一家親的可貴人生……」
早會前播放馬來西亞雨季低窪區淹水景況,慈濟人挨家挨戶訪視,贈予物資的同時,也與災民分享「與地球共生息」的觀念。上人有感而言,人若不懂得自愛、不疼惜大地,就可能成為釀禍之源。
「即使有『天堂之島』美稱的度假勝地,也有暗角。」上人以蘭卡威島南方的武吉瑪魯漁村為例,這個緬甸裔移民聚落,由於貧窮、治安不良,鮮有外人願意踏入。二○○七年二月的一場大火,讓千餘災民棲身帳棚、板屋。
持續關懷災區的慈濟人,七月底得知政府停止供應食物,遂決定長期援助。居民見志工每次來發放,都會把食物擦拭過、用紙袋包好,深刻感受到慈濟人的真誠;漸漸起而效法,投入志工行列。目前蘭卡威已有十二位培訓志工,武吉瑪魯漁村村民則投入環保,回收資源。
上人欣見慈濟人引導居民開始付出:「當地治安不好,起於某些人不但物資貧、心靈更貧。現實災難只是一時,心靈的災難卻是一生;若能開啟居民的愛心,從建立心中富有做起,才能真正離苦得樂。」
「人生的快樂,不在於錢賺得多少,而在於無私付出帶來的歡喜與自在;走出貧窮心態,就能往光明的道路而行!」
行道勝誦經
委員編號二○二,法號靜盟的張雲蘭師姊於十二月初往生;家屬二十日將骨灰安奉於大捨堂後,入精舍見上人。
雲蘭師姊是上人出家前四位結拜姊妹之一,情誼已逾半世紀。與師姊的先生池文賓及子女孫輩談話,上人言,生命有其自然法則,來去在所難免。「難得的是她走入慈濟,生命中除了小家庭之外,還有天下人、天下事;真正做到了立功、立德。」
一般人觀念中,家屬要為往生親人誦經「做功德」。上人認為,真正的功德,是代替親人力行菩薩道。
「經就是道,道就是路;替她誦經,不如替她行道——繼續走她未完成的慈濟路。」聞師姊家人已開始承擔慈濟事,上人欣言:「她一人成就許多人,功德無量!莫為她不捨,要為她祝福,祝福她快快乘願再來人間,做個人見人愛的小菩薩!」
心靈領航員
二十一日早會時,影片播出十一月十八日法國大罷工、全國幾乎陷入癱瘓之際,碧西市街頭卻有一群藍天白雲身影,在冷冽低溫下,彎腰做環保。
連同市長,當天約有一百人投入掃街。其間有位民眾抽著菸、手提著東西路過,看到這群志工在清掃街頭,立即熄掉菸頭,好奇地趨近探問這麼做會得到什麼報酬?慈濟人答以:「付出無所求。」民眾感到十分難得,告訴志工:「我回去放下東西再來!」
法國僅有六位受證慈濟人,卻能合心、協力,用行動表達對腳下土地的至誠之愛,上人表示讚歎。
一般人對法國印象為優雅而進步,上人言,倘使人人知福、惜福、再造福,國家就會更好。「但願不只是地方美,心地要更美;不只是環境美化,心境更要美化與環保!」
陸續與慈誠懿德會志工、教育志業體主管談話,上人欣聞慈濟大學醫護畢業生在各醫院服務獲得肯定,擔起大醫王、白衣大士的使命。「在這個時代,有菩薩團隊在人間,並非『如是我聞』,而是具體可見的人間菩薩!」
上人以法國志工的努力為例,致勉大眾再精進。「法脈已傳、宗門已立,確實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盼大家要珍惜慈濟法門,為世間作正確的心靈領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