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 降低欲念,惜物愛人
◆12‧7《農十月‧二十八》
【靜思小語】對萬物要培養愛與感恩之心;少耗費、多利用。懂得疼惜物品,就會懂得疼惜人。
提升幸福品質
「大地不可缺水,就像人體不能缺血,否則將危及生命;然大地之水也要清淨無污染,才能健康孕育萬物。」上人於台南區歲末祝福開示,感恩環保志工日日為維護大地的清淨而努力,所得護持大愛台,也淨化了人人的心地。
環保志工回收廢物再利用,延續物命;即使是毀壞之物,也能運用巧思使其發揮新功用。而回收變賣所得則護持大愛台,將富有教育意義的好新聞、好故事,播送到全球,引導人走向正確的道路;上人對此深表讚歎。
「要健全家庭倫理,就要從淨化人心著手;欲淨化人心,就要教導人克己復禮。」上人強調,人若不能節制欲念,吃、穿、用物愈是浪費,不只造成更多垃圾問題,大地資源也將加速耗竭。
「東西『用了就丟』、不惜福的人,就是缺乏愛心。懂得疼惜物品,就會懂得疼惜人;對大地萬物要培養愛與感恩之心。」
上人表示,並非只有木雕土塑、供人膜拜的塑像才是菩薩。「口渴會喝水、肚子餓會吃飯的人間菩薩,才能真正入世救人。」期勉所有受證委員、慈誠者,都能成為聞聲救苦、及時解難的人間菩薩。
「要做菩薩,就要使自己的身心皆清淨。守十戒,能使身心健康、維持家庭和樂;如此才能走入社會,招募人間菩薩。」
上人叮嚀大家要自愛,心中有佛、行中有法。「以智慧發揮良能、以無私大愛為人群付出,就是人間菩薩的使命及本分。」
一切唯心造。上人殷勉眾人時時淨化自我心靈,去除無明、貪念,培養愛心造福人群。「人人如此,社會必能祥和,人生的幸福品質就能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