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494期
2008-0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印度洋海嘯三年‧斯里蘭卡】
  人品典範
  慈善國際
  特別報導【菲律賓三寶顏】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OO七年十二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494期
  二日 愛人助人,福中之福

 

◆12‧2《農十月‧二十三》

靜思小語】無論遭遇順逆境,時時心懷感恩、善解以待、甘願付出,才是真正有福人生。


力行四克,惜福造福

第一階段歲末祝福行腳今起展開。今年主題是「感恩、尊重、愛——敬天‧愛地‧聚福緣」,期許人人「以大慈悲的眼根,觀天下眾生相;以大智慧的耳根,聽天下眾生聲」。上人首站來到台東聯絡處。

台東區「行在法中、人品典範」,呈現的是六十四歲、卑南鄉林孝治師兄的人生故事。師兄協助太太克勤克儉經營早餐店,一九九○年開始投入慈濟環保行列,在自家空地旁做資源回收分類;從一開始的受人揶揄,做到如今獲得社區肯定,拓展出許多社區環保點。

九二一大地震發生那年,林師兄將省吃儉用的積蓄捐出救災;關山慈院啟業後,固定每星期三前往做志工。他曾中風三次,仍抱持「幸好只是輕微中風」的心情,做環保當復健;近年又發現罹患舌癌……雖然人生路走來有種種逆境考驗,師兄皆善解以待、心懷感恩地持續付出。

「這樣的人生,真正做到了克己、克勤、克儉、克難!」上人稱歎林師兄儉樸度日,將辛苦賣早點所得積積攢攢,養家育子已不容易,卻能毫不遲疑地捐出救災;且善用生命做志工,一家人相處和睦。「這分真善美的生活形態,令人尊重、感動。這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螢光匯聚,照亮黑暗

「二○○七慈濟大藏經」短短十五分鐘影片,呈現過去一年全球慈濟事;處處可見慈濟菩薩湧現、膚慰苦難的畫面。

影片中,一個斯里蘭卡受慈濟照顧的家庭,了解「竹筒歲月」精神後開始響應;家中腦性麻痹合併重度肢障的孩子,艱難地用腳夾起零錢投入竹筒那瞬間,燦爛的笑容令人感動。

「在得知自己也可以做救人的人,那一刻的歡喜心是富足的。」上人以這感人的一幕表示,慈濟人在幫助苦難人的同時,也鼓勵他們每天存下一點零錢,藉此體會受助者也有機會成為助人者,這就是濟貧教富。「貧窮布施並不難!窮困苦難人日日存救人善念,就是心靈富有者!」

三年前印度洋大海嘯,慈濟在重災區印尼亞齊與斯里蘭卡長期復建的工作仍持續進行;亞齊已興建完成三個大愛村;斯里蘭卡近七百戶大愛村與學校等公共建設,也已經營造出一個美麗市鎮。上人欣慰而言:「雖說遭受大災難,希望似乎破滅、人生陷入黑暗;但是人人點滴的愛就像火金姑,集中起來也能照亮黑暗!」

開闊心胸,展開雙手

慈濟人不只「不忍眾生受苦難」,也「不忍地球受毀傷」,所以常存惜福愛物之心。上人強調現今地球溫室效應加劇,有的地方因乾旱寸草不生;有的地方卻豪雨成災摧毀住屋,讓人無家可歸……

「天下的災難,需要天下的愛心人合力共濟。大愛,沒有國界的分別、沒有宗教的藩籬,要打開心胸關懷天下苦難人。」

往年「福慧紅包」上的佛像為「宇宙大覺者」,今年則是「大地之母」。上人解說,大地長養萬物、負載群生,就像母親哺育子女般。然而,人類過度耗竭資源,對大地之母的毀傷日趨嚴重。

「大地之母不但超載且傷痕累累,需要人人膚慰與疼惜!地球不健康,人類的生活就有危機,期待人人以感恩心敬天愛地,在大地撒播愛的種子;當一顆顆善種子長成無量無數的菩提林,地球才有希望恢復生機!」

上人引領眾人虔誠發願:「感恩過去一年平平安安度過。能夠平安過日子,就是最幸福的人生;平安且能夠付出力量助人,就是福中之福人,也就是人間菩薩!」上人勉眾致力人間菩薩招生,社會上好人愈多,才能平安少災難。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