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499期
2008-06-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八年五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印尼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499期
  二十二~二十三日 疼惜大地,自愛心地

 

◆5‧22~23《農四月‧十八至十九》

靜思小語】行善要「誠」,處事要「正」,言而有「信」,待人要「實」。


消除惡業,找回真心

天地萬物,必經歷「成、住、壞、空」;人的生命,則有「生、老、病、死」,心理常在「生、住、異、滅」。亦即無論物理、生理、心理,都隨時間不斷遷變,分秒不停留,此乃「行蘊」;唯自性永存不變,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人人都有清淨善良本性,只是被層層無明覆蔽。修行,就是要找回最初那一念『真』,回歸清淨本性。」

連續兩日晨語時間,上人開示,劫濁亂時,眾生垢重,不斷累積惡業、污染天地,遂形成「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使世間日益紛亂,人與人之間明爭暗鬥、你爭我奪、結怨成仇,累積惡業。

「這分清淨的自性,究竟什麼時候開始起無明、造罪業?無從得知,所以要常懺悔『無始以來,所作眾罪』;洗淨罪業,回歸清淨本性。」

上人感嘆人們一念無明,不斷造業,讓災難接二連三、愈來愈嚴重。「眾生共業,共的是福業還是惡業?如今所見,是惡大於善,所以讓地球不斷受毀傷,招來大小三災。」

如何減輕世間災難?上人呼籲:「人人保持一念清淨善心,就能聚福緣、生智慧!」

不輕承諾,承諾必達

與第一梯次四川勘災團返台成員羅明憲、陳金發師兄等人談話,上人強調:「慈濟人一諾千金,只要承諾了,一定做到。」

從一九九一年賑濟大陸華中、華東水患開始,慈濟邁出海外賑災腳步,至今已十七年,慈悲腳步踏履過六十多國,或急難救助,或長期扶困;除了及時的物資紓困,且援建住屋、學校等。

「面對這許許多多、不同國度的救災工作,慈濟都守持一個原則——不輕易承諾,但是承諾了一定做到,甚至做得比承諾的更好!」

有心助人,未必事事都能如己意,慈濟人既然志為人間菩薩,上人教示,面對任何挑戰,都要懷抱修行之心,以感恩、尊重、愛面對人人。

「要縮小再縮小,小到像奈米一樣看不見,卻能發揮極大良能。或許當下的努力看不到明顯成果、他人也未必能了解,但只要是對的事、該做的事,還是要做就對了!」

上人勉言,要細心、耐心展現純真無私之愛,才能讓人安心、肯定與信賴;心路通達,愛就能落實。

付出的過程難免辛苦,卻能帶來甜美的回憶;上人感恩大家用心、用愛付出,也期勉再接再厲。「把握分秒,做對的事!」

踏地要輕,腳步要穩

二十三日早會時間,上人表示,四川災情慘重雖令人悲慟,卻也看到源源不絕愛心匯聚,令人感動。

「我的心,感同身受災民的心碎、創傷重重;然而另一方面,也感恩普天之下有許多愛心人,踏上受傷的土地、伸出雙手擁抱苦難人。」

看到慈濟人緊緊牽著災區孩童的手,膚慰他們幼小的心靈,讓他們恢復純真童顏,上人深表欣慰;也期許志工「踏地要輕、腳步要穩」,真正開闊心胸,落實誠、正、信、實。

誠——行善要誠。要救度眾生的苦難,不能因絲毫成見而與人爭執,一定要真誠溝通。好事,需要人人共同成就,才能讓天下蒼生普遍得到庇護。」

正——處事要正。行走在寬闊菩薩道上,要心正念正,才能步步安穩,號召更多人同行。」

信——言而有信。要有承擔,對自己所說的話確實負責,建立起信用。」

實——待人要實。慈濟人志為人間菩薩,對待人人一定要實在、不虛偽,才能樹立人格典範。」

上人叮嚀要時時「心中有佛,行中有法」。「莫讓一念無明偏差,污染了純真本性;只要存有一點點私心,凡事就『行不通』,無法開闊康莊大道。」

感恩第一梯次四川勘災團以無私大愛、誠正信實的態度,鋪出一條大愛道路;上人期許接下來的人更要「以愛接力」,穩步踏在受傷的土地上,用心、用愛膚慰人心。

「大地受毀傷,其實是人心地受障礙;不懂得疼惜大地,起於不能疼惜自我心地。要好好把握時間,疼惜大地、自愛心地,開拓心靈康莊大道!」

「配合」是功夫「承擔」要智慧

「能配合他人是『真功夫』,能承擔且帶動他人則需要『真智慧』。要心寬念純,培養真智慧與真功夫。」

上人勉一位年輕同仁,面對重大突發事件,要積極行動;莫因為「怎麼沒有人告訴我」,自覺處在被動狀況而感不快。既發善心,就要與人合心和氣共事,能承擔也要能配合。

「凡夫難免有習氣,要努力開闊自我心胸,善解包容,並且積極調整自我腳步配合他人。否則一個人一個臉色,真正是『色難』!菩薩運動場是圓的,不一定總是某人跑在前頭,有時也要接別人的棒子繼續跑。」

上人勉示,要做的事很多,要自我調整心態;切莫對人產生成見,污染了自我純淨善良的心,也阻礙向前精進的步伐。

「要尊重每一個人、對人人有信心。莫在人與人之間築起一道堤防,不只彼此防備得很辛苦,防著別人的同時,其實也限制了自己。要以坦蕩開闊的心胸接引他人,彼此成就。」

歲月累積,生命無常,上人自言如老牛拖車:「牛的年紀愈來愈大、車愈來愈沉重。要幫我把握人才,有人才能減輕我的負擔!」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