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499期
2008-06-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八年五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印尼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499期
  一朵朵飄香小白花

小志工

◎資料提供‧吳屸、李白文、曾美伶、林惠鴻、陳怡伶、李委煌

地震後,人人都像流浪兒,無家可歸。就在同一時刻,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好心人獻出愛心,我感受到「災難無情,人間有情」的含義。

我很開心,因為我為人民出了一絲絲的勞動力——我正幫著遠道而來的台灣叔叔阿姨們呢!他們幫我們做飯做菜;看得出來,人們是吃在嘴裏、甜在心裏,因為在這一碗小小的飯菜裏感受到親情。

飯後,我們急急忙忙打掃、收拾,雖然很累,但當鄉親和台灣叔叔阿姨顯出開心的笑容,我也無比的幸福!

外地人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說普通話。」看來是真的!叔叔阿姨只聽得懂普通話,因為語言障礙而不能與鄉親溝通,於是我還當起小小翻譯官。能多幫上一些忙,我很欣慰!
                                                                                              ——綿竹市遵道鎮李冬萍


每當我們的車輛駛入服務站,孩子們就圍了上來,給每個人一個擁抱,甜甜地喊著:「師姑好、師伯好!」有時搶著接過背包和箱子,分擔我們的負荷,或者遞上飄香的小白花。

小志工從小學到高中都有,協助接待、翻譯、清潔環境、搬運物資等。以接待工作來說,遇到年紀較大或行動不便的爺爺奶奶來看診或領便當,小志工會請他們到一旁安坐,恭敬地奉茶、奉點心,甚至為他們按摩、捶背、表演手語歌。

小女孩吳鴻楊每天早上七點多就來幫忙清潔場地,一直陪伴我們到打好晚餐才回去。吳鴻楊說自己很幸運,房屋受損不嚴重,家人也平安,所以要出來幫助其他小朋友。她說最喜歡的手語歌曲是「牽手」,因為她好喜歡牽著師姑師伯的手。

小志工知道山間田野有哪些罹難同學的爸爸媽媽需要關懷,因此負起引領志工下鄉家訪或醫療隊伍往診的重責。什邡小志工楊婷帶著醫療志工來到自己居住的龍居鎮,向鄰居借了個鐵盆、手握雞毛撢子,敲敲打打一路「廣播」,果然吸引很多人來看診,藥品和病歷單都用光了。

十四歲的趙澤峰拿著一張大大的紙板,寫著「請不要鳴笛 請減速」,他說凌亂的交通會打擾小朋友學習新知和手語歌曲,也影響醫師看診,所以主動製作這張告示牌。他滿意地說:「百分之九十的司機都會遵守!」

看到在慈濟服務站當志工的孩子,不但恢復純真笑容而且很有禮貌,學會說好話以及手語歌;有愈來愈多鄉親把孩子送來這裏學習。來自北京的陳文館師兄就應小朋友要求,在帳棚下教他們英文,儘管不是專業老師,上起課來有板有眼也很溫馨。

在永興公園的慈濟服務站,文化廊貼滿了小朋友的作品,這是志工引導孩子紓解心理壓力的園地——有親手摺的紙鶴,祝福往生的人;「星星的悄悄話」區,透過文字、圖畫抒發心情;「許一個希望的未來」區,小學四年級的劉瑩寫下「我希望的未來」——

我希望,那些失去親人的人,堅強起來,化悲痛為力量,重建家園。我希望,那些遇到困難的人知道,困難似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我希望,大家都要堅強,因為能帶走困難的,是大家的堅強,而帶來困難的,是大家的懦弱。我希望大家堅強!

甫自小學畢業的羅文,天天到慈濟在羅江縣金山鎮的熱食服務站當志工,他說從慈濟志工叔叔阿姨身上學習到做事要堅持、人與人之間要相互關愛,還要彼此感恩。

當慈濟為期半個月的服務結束,轉往什邡市及綿竹市設站,羅文寫給慈濟志工一封信——

我很想你們。不知道你們也同樣想我嗎?你們走後我依然堅持著服務鄉親,我都當志工一個月了,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的!我也想和你們一樣參加慈濟。一百零八句靜思語好話我都記熟了,等你們來考我……

孩子們純真的心地,正如他們為慈濟叔叔阿姨獻上的一朵朵小白花——飄著清香。

這個因為地震而提早開始的暑假,孩子們失去了很多,卻也擁有更多;相信這會支持他們勇敢向前!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