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好啊,佛誕
◎撰文‧袁瑤瑤 攝影‧阮義忠
在分秒、方寸中感恩
慈濟四十三周年慶,全球慈濟人於花蓮台灣標準時間上午九點半至十一點,透過視訊連線與靜思精舍同步舉行藥師法會。粗估參與人數超過兩萬五千,包括十六個國家、一百一十三個慈濟分支聯絡點。
「這真是一次出乎我意料之外的盛況,我由衷地感激,無限地安慰。」
上人的這句話,並非出自於二○○九年四月十九日的開示,而是於慈濟八周年慶時所說。那是一九七四年,來精舍打佛七的民眾雖然只有六十多位,卻已是上人預估的三、四倍了!
對照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就更能體會上人如今的心情。
「一天八萬六千四百秒,每一秒的關卡都要過得去,才能順順暢暢走到現在。慈濟已邁入第四十四年,範圍從小木屋的方寸開闊到全球四十七個國家地區。我在分秒中感恩、在方寸中感恩。雖然有很多『來不及』的感覺,但每個『來不及』都累積著感恩的心。希望大家都要有『來不及』的觀念,才不會等明天再做、明年再做,讓生命在等待中空過。」
四十三周年慶那天,上人領著全球弟子持誦《藥師經》,面向佛陀的莊嚴背影也好像在說法。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修行的路上,人人都終究必須孑然一身地面對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
歡聚
那天,精舍還有另外一場小法會——「法」師的聚「會」。華雨精舍、妙雲蘭若以及法雲精舍等寶地的二十多位法師專程前來為慈濟慶生。明聖法師別出心裁,除了奶油糕,還準備了一座會噴煙火的蓮花蠟燭,花瓣綻放後,還會一邊旋轉、一邊唱歌,讓老法師們全都驚喜地笑開了懷。
「記得在五百多個月前,我還很年輕。跟著師父走過來的人,有的老了、有的凋零了。但是,慈濟茁壯了、普及了。」下午一點半,資深慈濟委員與上人歡聚。年事已高的師兄、師姊們或是坐著輪椅、拄著柺杖,或是在晚輩的陪伴與攙扶下進入觀音殿。坐在第一排的,慈濟委員號是4、16、18、19、21、31。白髮蒼蒼的靜航師姊,笑呵呵地祝大家「健康、百歲到年老」。中風多年的思度師兄則是一再念道,從前大家一起討論訪視個案,一半以上的人舉手贊成,就通過幫助;若是哪個個案舉手的人比較少,師父就會不忍地直掉淚。
見到這批老弟子,上人是既高興又感慨,卻不忘殷殷囑咐:「你們的健康,就是我的壽長;法輪要由你們大家去轉,才會一直轉。慈濟的未來,要靠我們每一個人的每秒累積。只要人人觀念正確、健康,綿綿不絕地傳下去,自然社會祥和。」
中央山脈
二○○九年五月十日清晨五點,慈濟四大志業的代表於花蓮靜思堂展開最後階段的浴佛彩排。在這佛誕日、母親節、慈濟日的前後數天內,全球有二十九個國家地區,共舉辦了兩百八十場浴佛典禮。
典禮七點開始,上人於二十分鐘前抵達靜思堂三樓,告訴道侶廣場上的大家,這是我們的大日子;不只在花蓮,全球慈濟人都跟我們同步,虔誠祈禱、感恩。三節合一,我們要感恩佛陀給我們生生世世的智慧,感恩父母養育我們長大,慈濟人在不同國度發揮愛心,是人人用心合起來的成果,所以還要感恩眾生。
在整個儀式當中,每個人的心力看得到。正如同上人所說,美在內在,散發出來就成為外在的莊嚴;每個人作品的集合,就是全體的慧命。
雄偉的靜思堂後,永遠青翠的中央山脈總是挺立著,「守之不動」的沈靜讓人屏氣凝神。全程參與大典的上人,不也就像是中央山脈那樣俯瞰著、守護著大家的慧命?
要是眼睛能夠一下都不眨,該有多好啊!這樣我就可以把眼前的景象用力看進腦海裏、收入八識田,在生生世世提醒自己,一定要找到上人、跟隨上人。
多好啊,佛誕
今年佛誕節真是殊勝無比,台灣著名的道場都盛大地紀念了佛陀的降生。「佛光」普照,「法鼓」隆隆;上人在讚歎之餘,也不只一次感恩,說他多年來的願望就是佛教界能夠在同一天共慶。
傍晚六點二十分,台北中正紀念堂的萬人浴佛大典,在宇宙大覺者的布幕緩緩升起後隆重展開。典禮開始的前一刻,慈悅師姊和工作團隊還在抓緊時間排練,每個區塊都有人盯著,隨時校正疏漏。幕前幕後幾個月的辛苦,成就了這場美不勝收的儀典。
夜幕籠罩,在燈光投射下,遍滿菩薩的中正紀念堂輝煌如天宮。「佛陀啊——」千、萬人的祈求化為聲聲、念念的呼喚,讚頌響徹雲霄。
隊伍中的每個人除了留心自己的步伐,還要注意前後左右的互動。也唯有每個人都是這樣自律、嚴謹、虔誠,才能呈現天人合一的協調。外在形式與內心虔敬的徹底融合,就是最高層次的境教。
有了榜樣,接下來的大眾浴佛, 即使未經任何排練,也是莊嚴肅穆、井然有序。人人清淨的面容真切印證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善匯聚的撼人力量,無與倫比。耳邊又響起上人的聲音:「多好啊,佛誕!因為有佛出世,人間才有了佛法,我們的人生也有了方向與皈依。浴佛就是浴心,時時刻刻都要沐浴自己的心;無時不道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