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淨護生化災疫
每年五月第二個星期天是全球慈濟日,也是充滿敬仰與感恩的佛誕日與母親節。對全球慈濟人來說,這天是值得歡慶的日子。
今年五月,川緬災難屆滿周年,新流感疫情令全球警戒,慈濟日的浴佛儀式除了延續以往報佛恩、親恩、眾生恩的意涵外,更增添戒慎虔誠的祈願。
當今全球氣候不調、災難頻傳。以佛教因緣觀來看,災疫是業力的果報,一旦現前,人們無法改變事實,但眾人的知見與行動,卻能決定未來是「重業重受」,抑或是「重業輕受」。
自新流感爆發以來,全球慈濟人響應上人呼籲,發動「清淨心靈齊護生,化解災疫為祥和」自愛愛人運動,提倡人人從保護自己做起,平時做好洗手等基本衛生防護;若發生發燒、頭痛、咳嗽等症狀,就要立即戴上口罩避免傳染他人,以維護公眾群體的健康。
這種自我管理看似小事,但積少成多卻會影響整體防疫工作的成敗。因為流感是經由咳嗽飛沫,以及口鼻分泌物傳染,若能做好保護彼此的動作,就算疫病一時不會消失,傳播速度也能大幅減緩,讓更多人免於病苦死亡的威脅,此即《靜思語》所言:「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
來自少數人所產生的「蝴蝶效應」,可能大到無可限量;疾病防治如此,災後復建亦然。
一年前受災重創的川緬地區,在受災之前,慈濟人的腳步未曾履及;但是經過一年的關懷及援助,許多民眾從受助者轉變為助人者,成為志工團隊的一員。愛心與智慧一旦被啟發,學習慈悲喜捨付出的善心人,就如同「從一種子,生百千萬」,以幾何級數快速傳播,這種「愛的流感」,正是大三災、小三災頻傳的末法時代,最需要啟動的良性循環。
在這全球都提高警覺的當下,證嚴上人呼籲,消弭災難須從人心開始,人人加強防範,力行齋戒,少欲知足,方能化災疫為祥和。
面對全球性的流感疫情,我們的確需戒慎,用正確的知識與觀念去宣導,做安定人心、守護健康的磐石。
我們相信,如全球善念共聚、清流匯集,世人將能「重業輕受」,平安度過這次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