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0期
2009-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志為人醫
  【慈濟四十三週年慶‧全球浴佛】
  人品典範
  疾風勁草
  天涯共此情‧緬甸
  主題報導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九年四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0期
  和風陣陣

 

  相片提供‧花蓮本會

總是主動予人關懷、給人溫情,
走完一期生命的悌師父,於我而言,
已經不是十多年前輕輕淡淡的微風,而是陣陣和風,致法清涼;
猶如他所熬煮的冬瓜茶,驅人熱惱……


才來精舍未久,即聽聞一位資深有德的委員師姊談起當時還是近住女的悌師父,讚譽他:「很勤快!令人很感動!形儀又十分莊嚴!」幾次與他短暫交會,覺得他待人實在,沒有矯揉造作,有勸人向善的誠懇心。

在那時的精舍環境裏,常住人已不少,都要認得並不容易,而少數能讓我這個甫入寺院的人留下印象者,悌師父就是其中之一。但他給我的感受也非濃烈,一似輕輕淡淡的微風。

爾後,工作因緣際遇不同,隨師之後,再也少有機會與眾多同門師兄弟有所接觸;與已然現出家相的悌師父,亦是更難有所來往互動。

轉眼之間,十多年逝去。再相逢緣會,彼此有較多的互動,是去年炎熱的夏季。

一種感覺,一種氣氛,
一種心情——冬瓜茶結緣

盛夏溽暑,熾熱難耐,對人表白之後,得到「可以去後面鐵製茶桶裏,裝盛冰冬瓜茶或冰紅茶」的訊息。啊!我幾乎天天從那兒經過,只當那些冰飲是提供前來精舍協助工事的師兄師姊們飲用。「真的可以去裝嗎?」

答案是肯定的。於是滿心歡喜拿著一個六百西西茶壺,三步併兩步的就要去裝。一看,果然有冬瓜茶、紅茶,還有梅子茶和綠茶,一個個鐵桶整齊羅列。很開心的灌入已多年未嚐的古早味冬瓜茶,滿滿一壺!

後來得知,那些好喝的冰茶水,都是悌師父的發心;還聽說,他每天都要煮上好幾大鍋的熱開水供大眾解渴;又聽到,悌師父身體很不好……

再一次拿著茶壺去裝冰茶水,遇到了在大寮與挑菜區之間的狹仄過道裏,正忙著用力以大瓢舀水,從一個大容器中分裝入數個大鐵桶裏的——悌師父。我心裏感恩,口裏高興的告訴他:「我要去提冬瓜茶喔!好好喝啊!」悌師父也很開心,說了句:「冬瓜茶呀!」

因為喜愛冬瓜茶的懷舊氣息,也喜愛冬瓜茶冰冰涼涼、獨特芳香的好滋味,從此,我每天上午開始隨師前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拿著那六百西西茶壺,快步經過大寮旁的走道,一路直至後頭的水槽處裝冬瓜茶。之所以必須快步,說來也不好意思,因為若慢了些許時間,那一大桶冬瓜茶就沒了!

我就這樣每天早上,重複著拿茶壺走到後面的「行程」,日復一日。盛夏未了,不知已喝了多少冬瓜茶;八月熱幕未褪,也不知走了多少趟從隨師辦公室到後頭水槽的路程;當入秋九月來臨之際,我和悌師父已見過好幾次面了!

有時候他看到我,會說:「冬瓜茶已經好了喔!」有時候我看到他,會「心裏失落」的告訴他:「今天我沒有裝到冬瓜茶!我去裝時,已經都沒了!」他會如同身受般,神情略帶戚然的回我說:「喔!沒啦?可以裝其他的啊,有紅茶、梅子綠……」我有點懊喪:「我懷念冬瓜茶的傳統好滋味!那也是在喝一種『感覺』,一種『氣氛』,一種『心情』……」

可能是悌師父看我「可憐」,或也能明白我說的什麼感覺、氣氛、心情……總之,後來若我晚了一步,甚至當日天氣陰涼或下雨沒煮冬瓜茶,悌師父就會領我到大寮,打開一個冷凍櫃,從裏頭拿出一罐「濃縮冬瓜露」,穩穩緩緩的倒了少許在我的茶壺裏,然後由我自己再去裝冰水攪拌——如此也是有了滿滿一壺「冰涼冬瓜茶」!

幾次我忙,他沒有看到我去裝冬瓜茶,還會交代與我較有工作接觸的人說:「今天有冬瓜茶,可以叫師父來裝!」

冬瓜茶,就這樣甜甜蜜蜜的,平添了我和悌師父之間互動的頻率。

還沒上課的學生,
敬師情意

其實,這期間我遇到悌師父時,心裏總有分「尊師的敬意」。這是因為來精舍後,雖很想好好學法器,但總是抽不出時間;也或許是總覺得有更重要的事必須先處理,因此從沒有下定決心,將學法器這件事重重放在心上,以致蹉跎了好幾年,而今還是停滯在被人說是「有執法器的天分」——執法器於我而言,遂始終是「潛力」而不是「實力」。

好不容易,先是下決心將《衲履足跡》導讀課程全停、隨師以外階段性的工作也交代完畢,終是可以較撥空來學習法器了。經好心人居中穿針引線,明了我經常因為隨師行腳而中斷大堂課的法器研習,於是為我找來了悌師父,說他可以花些時間,以密集教學方式指導我法器——從很基本的午供開始。從午供開始,足見我的法器真的是「從頭學起」。

就因為悌師父是我的法器老師,所以每當我看到他,心裏油然生起的是一股對師長的敬慕之情。

但是,我沒有正式開始從悌師父學午供。一件又一件重要的事耽擱了我學習的日期,我的心很難二用,總是想:等到某某事告一段落,就要學了……於是,悌師父,這位有心的老師,就一直在等待著這個學生……

最後一次見到悌師父,也是我工作在身時——隨師到花蓮慈濟醫院,上人入病房探望悌師父,我滿心期待的跟隨著進去。看到病床上的悌師父,正睡著,因為服藥的關係,臉容明顯腫脹不少,但莊嚴依舊,更添慈祥。

上人疼惜與和藹的勸慰著悌師父,我的眼光不曾離開悌師父,很期待他能回來精舍。上人走後,我趕快走近床前:「悌師父!悌師父!我是德!」

悌師父聽到了我的聲音、看到了我的人,非常慈祥的伸手向我。我走得更近,俯身對悌師父說:「悌師父,你要回來啊!你還要教我午供喔!」聽到要教我午供,悌師父圓圓的臉笑得好開心!好燦爛!我心裏有些緊、有些感嘆:「唉!就有我這種學生啊!一直沒有來上課受教的學生!」

此次病房探望緣見一面之後,就再也沒有看到悌師父,也再看不到悌師父了……

人與人相識相逢都是緣分。我和悌師父雖然相處機會有限,但一位在長久歲月裏真修實煉、涵養出人緣與人望的修行人,任何人只要與他有所接觸,縱然是只有短短片刻,也足能使人感受到他的美好修養,互動的每分每秒遂都很紮實而令人動容、予人啟示。

走完一期生命的悌師父,於我而言,已經不是十多年前輕輕淡淡的微風,而是陣陣的和風,一如往昔並非濃烈,但十分雋永,使人懷念……

和風陣陣,致法清涼;猶如他所熬煮的冬瓜茶,驅人熱惱。冬瓜茶的意象,因為有著悌師父實在的好心,遂在我心深處,永遠定格成懷舊好滋味。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