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0期
2009-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志為人醫
  【慈濟四十三週年慶‧全球浴佛】
  人品典範
  疾風勁草
  天涯共此情‧緬甸
  主題報導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九年四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0期
  二十九~三十日 打開「小心眼」

 

 ◆4‧29~30《農四月‧初五至初六》

 【靜思小語】放下私我、放寬心胸,莫讓小心眼、狹窄的心態,造成彼此對立。

用愛引導,走出障礙

「就算跌倒了,也要微笑站起來。」二十年前因一場瓦斯外洩,正值青春年華的楊善治雖幸運保住生命,卻因吸入過多一氧化碳傷及腦部,導致四肢僵硬、說話困難等後遺症。如今,他使盡力氣握筆寫出心聲,字裏行間流露出樂觀與堅毅。

善治從小父母離異,由父親撫養長大。瓦斯中毒後生活無法自理,全賴年邁父親照顧;直到五年前父親返大陸探親往生,從此善治獨居,起居無人照料。

慈濟人首次家訪,善治氣若游絲爬著出來,志工只能透過比手畫腳試著與他溝通。慈濟人將善治視如己出,陪他練習發聲、做復健。為了讓善治與外界有更多互動,送善治一台電腦,江義隆師兄耐心教導,從最基本的打字漸漸進階到繪圖,讓善治把打電腦當成手部復健。五年來,善治從臥床、坐輪椅,到現在已能扶著牆走路、做些簡單的家事。

早會時,上人讚歎善治投入環保,為大地付出,也是回報慈濟人的愛。「受傷後,他一直過著封閉生活,對人不太信任,總是安靜不說話。志工鼓勵他看大愛台、帶他參加慈濟活動,幫他建立信心,終於變成『陽光少年』。」

因都市計畫,善治住的社區將拆除,慈濟人與社工到處幫他看房子。今年三月十五日慈濟人幫善治搬家,更配合善治有限的行動能力,仔細丈量每一個物件的高度和擺設,讓善治有一個無障礙空間。

「同樣生於天地,卻有各形各式命運大不同的人生;受業力牽纏,實是無奈。幸好慈濟人走入他的生命,用愛引領他走出多重障礙的人生,面向光明。」上人祝福善治以健康的心,多累積善因,未來能有好人生。

開闊心胸,廣納百川

與醫療志業體主管談話,上人表示,對於弟子所求不多,只要人人彼此關心、相互陪伴,師父就很歡喜了。

「反之,弟子之間的磨擦,對師父而言,實乃心靈一大負擔。」上人表示,心結不只要放下,也要了解誤會的產生只是各人所站角度不同、所見互異,是「心態」造成的。

「個人事小、天下事大。莫以私我的小心眼、狹窄的心態,造成彼此對立。既然投入慈濟,共同一念都是愛,要心寬念純,謹記『合心、和氣、互愛、協力』。」

人生長短難料,上人表示實無可計較之事;放下私我、放寬心胸,自然能容納更多人。

打開心結,人和事成

「即使天時、地利兼備,然人不和則事不成。」三十日與教育志業體主管談話,上人感嘆人往往執著自己角度分析事情,與他人見解互異進而產生「心結」,故無法「合心」。

以眾人環繞長桌而坐為例,從不同位置看茶壺,有人看到壺把,有人看到壺嘴,角度不同,於是各說各話。「這種亦『是』亦『非』,謂之『是非』;是非,就是不真。」

上人進一步說明,堅持只有自己看待人事的角度才是對的,這就是「執著我」,因而產生「誤會」。

「這種誤會實與『事相』本身無關,而是『心態』所致。」上人表示,「放下」心結還不夠,難料何時會再撿起;唯有以大我為重,從內心深處「化解」,彼此才能真正合心協力。

上人勉座中主管,以「志業精神」而非「職業心態」投入教育。「人人共同努力,一起承擔,做到『個人事小、天下事大』,師父才會安心!」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