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0期
2009-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志為人醫
  【慈濟四十三週年慶‧全球浴佛】
  人品典範
  疾風勁草
  天涯共此情‧緬甸
  主題報導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九年四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0期
  二十六日 莫為「零」打轉

 

◆4‧26《農四月‧初二》

【靜思小語】寶貴人生莫消耗在為數字圓圈打轉,賺錢不如「賺歡喜」。

明理,才能通達諸法

泰國清邁慈濟學校教職員一個月來,到台南及花蓮慈濟中小學進行多元化教學見習與學習之旅,圓滿「深耕人文研習」課程,明日將返回泰國。早會後,莊貽麟校長領眾向上人告假。

清邁慈濟學校是集全球慈濟人愛心所建,上人殷盼老師們用心、貼心,以真誠的愛教育出人品典範。

「師長要相互尊重、彼此感恩,以身作則展現『和』,才能建立典範讓學生學習,涵養出學生真誠有愛的人格。」

稍後上人前往靜思堂,對東區培訓委員慈誠開示,強調慈濟不只是慈善團體,更是一個菩薩團體;不只是「做好事」,而是要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業,淨化自心進而淨化人心。

「內心無煩惱,才能明理而通達諸法,故須從心地下功夫。」上人表示,萬事萬物蘊含許多道理,偏偏凡夫煩惱多且複雜。「理不明,就不懂『法』。唯有打開心門,去除心靈煩惱、讓法入心,才能明理,進而成長慧命,創造亮麗人生。」

不只走近,更要貼近
 
南區靜思生活營圓緣,有學員分享參加會員多年,欲進一步了解慈濟,卻錯失因緣,一蹉跎就是十年;有人只聽說慈濟是一個很大且有錢的團體……

感嘆許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上人表示,慈濟四十三年來,是每一位慈濟人付出點滴、對準方向,聚集成一股踏實的力量發揮大用。

「既然聽到,何不走到,走到則心才能貼到。只要有緣,不怕緣來得遲;慈濟不怕你知,只怕你不深入體會與了解。」

本著對上人深固之信心,慈濟人出錢出力,用生命做慈濟。上人感恩道:「絕大部分的慈濟人並非富有者,他們磨破手皮,克勤、克儉、克難,捐出辛苦賺得的錢。故而慈濟四十多年如一日,秉持點滴不漏、分毫不失的原則,讓每一分錢都發揮最大良能。」

有學員坦述過去汲汲營營於擴充事業,欲從中追求快樂。上人開示:「有道是錢四腳、人兩腳,如何追得到?財富累積愈多,愈怕失去,反添煩惱。」

許多人追求金錢數字後面的「零」,有一缺九,想盡辦法得到更多。上人指出:「人生到頭來,還不都是『零』?何苦在圓圈裏繞轉,擁有愈多愈煩惱。反之,付出之後,見受助者脫困解苦、展露笑容,那一分無以言詮的心靈享受,才是真正的快樂。」

上人勉眾嘗試轉換方向,自做自得「賺歡喜」,相信人生會有另一番風景。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