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十一日 滋養慧命
◆4‧20~21《農三月‧二十五至二十六》
【靜思小語】慧命養分,來自以慈悲心深入人群,拔苦予樂。
自愛慧命,造福人間
清晨得知關山慈濟醫院丘昭蓉醫師往生,早會時上人慨言,雖然丘醫師此生只有五十二年歲月,然其醫德品行,讓同仁、病患及偏遠山區民眾感念不已。
「她平時與人結好緣、有付出,自得福緣,在人生最後得到許多人的祝福;短暫人生活得很有價值。我們再如何不捨,都要轉悲傷為祝福。」
丘醫師身後捐獻大體作為醫學研究。上人開示:「修行最重要的,就是突破生死關卡——生時善用身體使用權為人群付出,一旦大限來時,心無罣礙喜捨大體。」
上人期勉人人「自愛慧命」——把握分秒,發揮良能造福人間。
把握當下,及時行善
暮春時節,美國中西部懷俄明州、科羅拉多州降下大雪,造成交通受阻及停電;田納西州、阿肯色州受強烈龍捲風侵襲;德州、奧克拉荷馬州野火蔓延……
一向被視為人間天堂的美國,近日災難頻傳;二十一日早會上人開示,再富強的國家,一旦四大不調,生活其間的民眾還是要承受痛苦。
針對德州大火,美國慈濟志工緊急勘災後,發放現值卡、毛毯。一對受災老夫婦拄著助行器前來,面色凝重不發一語;志工趨前擁抱,雙手奉上現值卡,並介紹環保毛毯、竹筒歲月,讓原本悶悶不樂的老人眼眶充滿淚水,最後綻開笑顏。
五十多歲的奧迪斯先生三天前失去工作,隔天妻子因病往生,當他在殯儀館辦喪事時,接到房屋被野火燒燬的消息……短短三天內奧迪斯失去一切,人生頓時陷入黑暗。慈濟人關懷、膚慰,安定其心緒並給予生活援助。
「無人能知何時無常會現前,意外總在剎那間發生;唯有把握當下、及時行善。」上人肯定美國慈濟人的合和愛心。
「先撫慰、安定心靈,讓受災民眾感受『一人有難,眾人關懷』的愛;再方便說法,開啟人心善念。若人心調和、人人發揮愛,宇宙四大就能調和,萬物才能平安。」
有願有力,合心成就
慈濟醫療志業二十多年一路走來,陸續增加到六所慈院,辛苦之事難以道盡。上人與幾位志工談話,言及早年從募款、找土地,乃至尋覓人才的艱辛建院過程。有志工聞後表示,醫療志業是上人「大願力」所成就。
上人開示:「『願』只是心所想,若沒有『力』,亦無法成就。『力』來自於慈濟人無分晝夜,用心、用愛、用生命付出所成。」
另有志工回應,慈濟是師父領導、眾人感動追隨而成就。上人解釋:「並非何人領導即能成就。大家『因緣會合』而相聚,彼此以『應該要做』的一念心同方向付出,合心合力以成。」
談及人才,上人表示不是招來人才即可,還要讓人能安住,而這不能只靠「管理」。
「要讓人才安住,必須有『情』且『人心合』。領導者以寬大心胸帶領,而非權威,加上一分真誠、親和之愛,同仁才會自動跟隨,進而教學相長。所以慈濟強調『以戒為制度,以愛來管理』。」
付出無求,幸福人生
與廣東志工談話,上人慈勉要真正做到「以佛心為己心」,以菩薩的志願付出。
「佛心,就是大慈悲心;疼惜眾生如己子。發放,不是以施捨心態給予,致贈的每一項物資,都必須是自己想要的品質;還要感恩對方讓我們有機會付出。這就是『付出無所求並且感恩』的慈濟慈善人文。」
慈濟人常言「以和供養師父」,要師父莫憂慮。上人表示,見到弟子合和固然安心,但真正「和」,是人人供養自己的慧命││慧命的養分,來自於以慈悲心深入人群,拔苦予樂。
如同蓮花生於淤泥中,卻能開出絢麗花朵;上人強調,慈濟宗門必須深入人群力行。
「人生最歡喜的,莫過於做『對』的事。期待大家付出無所求——非為『得』而付出,而是『應他人需求、盡自己使命』付出。能付出,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