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0期
2009-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志為人醫
  【慈濟四十三週年慶‧全球浴佛】
  人品典範
  疾風勁草
  天涯共此情‧緬甸
  主題報導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九年四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0期
  十三~十四日 謹慎口業

 

◆4‧13~14《農三月‧十八至十九》

【靜思小語】說話用心,聽話細心,傳話不偏。

堅持愛的毅力

《維摩詰經》記載,文殊菩薩前往探視生病的維摩詰居士時,居士告以:「以眾生病,是故我病。」早會時上人開示,眾生之病源於一念無明,起貪瞋癡;菩薩悲憫眾生,而來娑婆世界救拔,亦示疾教育眾生。

日本四十九歲的腦性麻痹患者加賀先生,獨居在窄小公寓,因肌肉萎縮,連端碗都有困難,每每起身都讓他痛得叫喊,令鄰居不得安寧。

擔任看護工的慈濟委員朱月嬌,被看護中心指派送餐到加賀先生家,遠在門外就聞到惡臭味。不捨其過著沒有尊嚴的生活,徵得公司與政府有關機構同意,聯合慈濟志工前往服務。志工們像哄小孩般照顧加賀先生,為他理髮、洗澡、剪腳趾甲、打掃環境,用輪椅推他外出用餐及採買物品……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慈濟菩薩視天下人為一家親,不畏髒、不怕病,以愛的毅力為殘病孤老者付出。」

上人感恩慈濟人用心、用愛走入貧病角落,為拔苦予樂而努力;亦在做的當中「見苦知福」,成長慧命。

學習擇善去惡

「未弄清楚說話者的語意就傳話給他人,聽者有意,將耿耿於懷,彼此之間就容易產生疙瘩。」連續兩日上人教示志業體同仁,無論聽話、傳話,都要多用心。

為善或造惡都在身、口、意三業中,無論十惡或十善,「口」就占了四項;一句話稍有偏差,會造成很大的傷害,上人教眾不可不慎。

「就如電視天線位移,將影響收訊而造成畫面扭曲。說話的人如果不小心、聽話的人又不夠用心、專心、細心,致使是非顛倒,就會亂了整個局面。」

面對工作,有的人自動自發但積極過度,易招失誤;有的人持穩卻牛步前行。上人以「三人行必有我師」教導同仁,在團體中要「擇其善、去缺點」。

「感恩、尊重、愛,不只是口說,更要身體力行做到。學習他人優點,把缺點用以自惕,從中磨練自己;如此職場就是最好的學習道場!」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