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的沈思
六月是畢業的季節,有人會繼續下一個求學階段,有人就要投入就業市場,施展抱負,開創可以自謀生計的生活。以今日社會經濟狀況來看,後者所遇到的挑戰可以想見。
許多人擔憂「畢業即失業」,年輕人若找不到頭路,會造成社會負擔和問題,也浪費了龐大的教育投資。然而,且不論就業率的數字會達到多少,我們應該問:畢業生是否已具備求職所需的素養?
這素養主要是指能禁得起磨練的精神意志。專業能力還是其次,收入多寡也非唯一考量,要培植這分素養,家庭和學校教育都有責任。
證嚴上人曾一再地勉勵教育工作者:「學校要教給孩子的不只是知識,最重要的是要引導他們開啟智慧,發揮自身良能,才能真正對人世間有幫助。」上人常慨嘆現在的父母多太寵子女,使其嬌慣如溫室蘭花,應該培養孩子如黑松般強壯,不怕日曬雨淋。
上人日前接受媒體訪問,也表達對「高等教育膚淺化」的隱憂,因為人人可以上大學,社會風氣卻未見改善;知識分子不了解為人處世之道,也未有生命智慧的身教。此正反映台灣長久以來以考試引導教學、重科技輕人文的積弊。
近幾世紀以來,「教育」證明是人脫離貧窮、發揚人性潛能、促使社會文明進步的希望。在今日,教育更有責任扭轉唯利是圖的人心,開發面對宇宙人生的心靈智慧,培養對他人、對社會知所回報的使命感。
如此一來,我們的眼光才不會局限於「我能得到多少報酬」,因此倍感焦慮;而能擴展到「自我安住,也幫助他人安住」的開闊格局,發現人生的意義和多彩。
十七世紀歐洲著名的數理天才和哲學思想家巴斯卡,所著《沈思錄》一書影響至今。他說:「人在自然界到底是什麼呢?從無窮來看是虛無、從虛無來看是全體,是無和全之間的一個中間項。」他承認人的渺小,但也看重人是「有思想的蘆葦」,尤其讚歎「所有的形體合在一起、所有的精神合在一起,以及所有它們的產物,都比不上最微小的慈善行動;那是一種屬於更加無限崇高的範疇。」
巴斯卡不以個人成就為傲,謙卑地看待人如何融入整體之愛的付出,指其為人類歷程的高峰。這個觀點很值得我們深思,進而在生活人群中體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