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1期
2009-06-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慈濟教育二十年
  娑婆法音
  慈院志工筆記
  喜樂證言‧台灣
  喜樂證言‧馬來西亞
  百川歸海
  特別報導‧靜思語二十年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1期
  【教良能‧育使命】後山清淨地人文教育發光

◎撰文‧葉子豪  攝影‧林炎煌

「慈濟把學生教得太乖,將來到社會如何與人競爭?」
面對這樣的提問,慈濟校方很清楚,
慈濟教育目標不是教學生競名爭利,而是競良能——有使命、肯付出;
在不斷變遷的社會環境中守住良善品質,堅持對人關懷、利益人群的美好價值。


余謹以至誠宣誓:心存大愛、胸懷感恩、尊重生命、視病如親……」今年五月,在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系第十八屆加冠典禮上,一百九十位五專部學生和兩位二技部學生低下頭,接受師長們戴上象徵責任與榮譽的白色護士帽。

「加冠」代表這些護理科系學生已具備基礎護理知識和技能,將走入醫院實習,展開護理生涯首次的臨床服務。看著孩子成長蛻變,高興的不只是親生的爸爸媽媽,還有長期陪伴的懿德媽媽與慈誠爸爸。

擔任五專部護理科二年甲班懿德媽媽的蘇梅,是第二次參加「女兒」們的加冠典禮:「我們在教室幫她們打理儀容,就好像女兒要出嫁。」在這欣喜時刻前,她與孩子們通過無數次電話與電子信件,甚至登門造訪,結了親如母女的善緣。

鮮花、歡笑聲讓慈濟技術學院熱鬧起來,許多同學用相機記下這一刻。而二十年前技術學院前身「慈濟護專」創校時的點滴,也猶在許多資深慈濟人的記憶庫中,歷久而彌新——

一九八九年九月十七日,護專創校開學典禮,花蓮慈濟醫院十幾位醫師到場觀禮;立於偌大校地,烈日狂風,但他們努力撐下去。現任慈院泌尿科主任郭漢崇說:「因為大家都知道,唯有培育出護理人才,才能支援醫院日益不足的護理人力。」

時任典禮總務的志工黃永存表示,當天早上護專開學、下午慈院三周年慶,來到花蓮觀禮的會眾兩萬多人,遊覽車川流不息。男眾志工承擔交通調度、場地布置等工作,他奔忙一整天不覺累,直到活動結束,「我把鞋子脫起來,發現襪子都變紅色,原來十隻腳趾頭都磨破了!」

百名新生入學,萬眾一心護持,示現慈濟對教育志業的殷切期待。這二十年來,全球志工的陪伴、慈濟醫院的奧援,在這條路上不曾缺席。

創業維艱 醫師也是老師

慈濟功德會創立之初,上人從慈善志業中察覺「因病而貧」的社會問題,於是啟建慈濟醫院,在籌設之初即有辦校培育良醫良護的想法;一九八七年三月向教育部提案申請設立慈濟護專,次年七月底動工,至一九八九年九月開學,僅花費一年又兩個月。

雖然和慈濟醫院建設歷程相比,護專建校相對順利,但成立初期依舊萬事起頭難,甚至找不到合適的校長人選。自台大醫學院院長退休數年的楊思標,只得發揮老當益壯精神,七十高齡披掛上陣,以「代理校長」身分主持第一年校務。

現年九十歲的楊思標回憶二十年前護專創校時的難處:「想找教師來這裏專任,也很缺喔!」為了彌補專任師資不足、強化醫療專業教育,慈院醫師們一根蠟燭兩頭燒,問診之餘也為護專同學們傳授基礎課程。

例如第一學期「生理病理學」的十五個單元,就由楊思標校長親自教授「細胞的組成與功能」,慈濟醫院曾文賓院長負責「血壓與循環」,陳英和醫師講述「免疫系統」,郭漢崇醫師教導「水與電解質的恆定」等。

除了上講台教課外,不少人還兼任行政職務,一人當多人用。「我還擔任過護專第一任圖書館館長呢!」郭漢崇笑說。

在慈濟醫院醫師以及台大、國防醫學院等校的兼任教師鼎力相助下,終能使慈濟護專擁有高水準的專業教育。

生命能量 正向發揮

護專創校第一年,就開設「人生哲學」課程,第二年把生命教育、志工服務等主題整合成「慈濟人文」課程,列為必修課。

現任慈濟技術學院校長洪當明,時任護專教務主任,記得要成立「人文室」時花了一番功夫與教育部溝通。

「教育部顧慮,設人文室是不是要推廣佛教?」校方明確解釋,慈濟護專是佛教學校,立校宗旨是「慈悲喜捨」,但是設新單位不是傳教,而是為了深耕人文——希望啟發學生的良知和愛心,未來能夠謹守護理崗位。

慈濟護專第二任校長、現任慈濟大學副校長張芙美說:「我在經營護專的時候,很注意上人想要辦一個什麼樣的學校;上人重視生活教育和品德教育。生活教育就是衣食住行有禮節規矩,品德方面則是各種角色都要扮演得很好,例如當學生要尊師重道、做子女要孝順。」

師生穿制服、校內供應素食護生、晚間八點門禁讓學生回宿舍自習等規定,從創校之初延續迄今;雖然細節有所變更,但那分節制、自制的精神卻是一脈相承。「一開始就非常堅持,而且要服務得非常周到,任何有益於學生學習的事都做。」張芙美堅定地說。

然而嚴謹的生活規範,並不代表青春年華就要因此禁錮。慈濟人文與服務教育,安排學生進入社區服務、到慈濟醫院陪伴病人,或是到環保站做資源回收;正是要讓年輕的生命能量能有正向發揮空間。

學生們從中見識到慈濟志工如何以細膩的用心,保全弱勢者的尊嚴;在付出的過程中,不少同學感受「無所求」的精神,即使修畢人文課程,下個學期還是繼續到機構服務,抒發真誠的關懷。

無語良師 生死教育

慈濟護專為慈濟教育志業邁開第一步,也讓花東不再是醫療教育的沙漠,反而一躍成為教育人文的中心。
「護專成立後,面對的是百年樹人的神聖使命;需以無怨無尤、不求回報的最大耐心,做恆久的付出。」護專創校五周年時,上人再為慈濟醫學院創校揭碑;人文與專業並重的理念,更進一步在醫學教育的過程中深化、擴大。
慈濟醫學院首任校長李明亮表示,國內醫學院的課程都有一定的規範,慈濟醫學院也不例外,「但慈濟的大環境,讓學生看到聽到的都是奉獻、慈悲喜捨。」
「無語良師」的全人奉獻,是慈濟醫療教育最大特色之一;所帶動的大體捐贈,不僅讓校內同學擁有充裕教材細究人體構造,且經家屬同意轉贈他校,改善國內醫學教育長久以來教學大體匱乏問題。
慈濟大學研發長曾國藩表示,早期大體解剖課程多使用無名屍,醫學生即使想對大體老師表達敬意也很難,「因為連他的名字都叫不出來。」慈濟的作法,是讓每位捐贈者都留下名字,開課前醫學生拜訪大體老師的親人,了解老師的一生;讓大體「無名」的時代走入歷史。
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孫宗伯參與大體老師啟用儀式超過十次,每次都有深刻感動;特別是當揭開往生被、家屬再見往生親人的那分「難捨能捨」,令在場師生非常震撼。
「我們給學生一個有病史、有家人懷念的大體,學生就會產生很大的責任感,將來把這分感覺投射到病人身上,知道病人有家屬在關心、在等他回家。」
孫宗伯認為,醫學教育若只重視知識和技能,是有違社會期待的;要彰顯醫學的專業素養,必須有良好態度,包括自身道德和服務他人兩個面向,「無語良師給了我們很好的機會,能教導學生感恩、尊重、愛。」

綜合大學 培養各領域良材

一九九九年,慈濟護專改制為慈濟技術學院,成為擁有護理、放射技術、醫務管理、物理治療、會計資訊及資訊工程多種科系所的高等技職學校;慈濟大學也發展成兼具醫學、生命科學、人文社會、教育傳播四個學院、近二十個系所的綜合大學;附設的中小學也於二○○○年開始招生。

根據上人的理想,教育志業應以人文教育為中心,「教之以禮,育之以德」,培養具備道德倫理以及應對進退禮儀的新生代,在社會各領域能合群、發揮良能。「我最欣慰的,是聽到業界肯定慈濟的孩子成熟、負責任、充滿愛心。」

醫療用品連鎖店董事長陳麗如有次受邀到全國護士和護理師公會的論壇演講,帶著六位資深店長同行;期間遇到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系彭台珠副教授,四位店長立即起身喊:「老師好!」店長們的舉動,讓陳麗如驚喜,連忙向彭台珠致意:「謝謝您,教出這麼好的學生。」

慈濟畢業生的表現,讓陳麗如很肯定:「他們做事認真、全心投入,基本功很好,再來是學習能力強;人文方面明顯勝出。」

從事服務業要有很強的抗壓性,同時必須具備愛心、耐心,能對客戶付出關心;慈濟畢業生的「軟實力」讓陳麗如印象深刻:「我不了解他們在校期間上了哪些課,但可以從態度和與人的互動中,看出人文教育的成果。」

二十年來,慈濟技術學院、慈濟大學兩校培育出數以萬計的「慈技人」、「慈大人」,為社會貢獻所長。「我們的學生比較溫柔敦厚,能主動協助他人,有團隊合作能力。」慈大校長王本榮,道出「慈大人」的特質與優勢。

數千位從慈濟畢業的醫護人員,歷年來國考、證照考試及格率優異,更為全台慈濟醫療志業及花東醫療院所挹注人才。「現在我們科裏約有十七個護士,其中十位是從慈濟畢業。」花蓮慈院泌尿科郭漢崇主任統計。

外科部主任孫宗伯則是對慈濟大學醫學系畢業的學弟妹讚歎有加。「現在少有人要走外科,願意來東部的更少。慈大畢業的這些年輕住院醫師,多來自外縣市,畢業後留在花蓮行醫,對外科部的運作助力很大。」

中央山脈隔離了西部都會區的喧囂,居於花蓮的山海之間,慈濟大學、慈濟技術學院這兩所小而美的大專院校,如獨立於塵世的淨土學園,六千多名師生悠遊其間,為「後山」增添不少人文氣息。

從慈大創校迄今十五年間,台灣大學院校約增加一百所,再加上少子化趨勢,大學錄取率從百分之三十三提高到趨近百分之百。

當人人有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大學生」不再是菁英代名詞,大學的定位與走向,面臨更多挑戰。在這自由、開放、時而紛亂無序的時代,保留美好的價值,需要更多的堅持。

走進位於花蓮市中央路的慈濟志業園區,在慈濟大學與慈濟醫院的建築群中間,是以「人」字為頂的靜思堂,從大學走到醫院,必經這質樸而莊嚴的人文殿堂;不僅象徵從醫學生到醫師的成長之路,需有人文的薰陶與洗禮;也提醒其他科系的學子,除了知識技能之外,也要涵養人文關懷。

「慈濟校徽是『人文』在上、書本在下;因為專業科目會不斷更新,但不論怎麼變換,都要記得『以人為本,尊重生命』,這是不變的普世價值。」慈大主任祕書洪靜原強調。

隨著代代送舊迎新,這分對人的關懷以及對品德教育的堅持,將伴隨著白雲青山的記憶,更廣布於社會人群。


慈誠懿德 陪伴學習愛與被愛
◎撰文‧葉子豪  攝影‧林炎煌

有鑒於護專學生來自全台各地,即便是家住花蓮的同學,也難免因縣內幅員廣闊而離鄉背井。上人遴選慈濟委員擔任「懿德母姊」,成為師長之外的第二重關懷輔導機制;期望藉由慈濟志工的陪伴,讓同學們在被關愛中學到如何愛人。

一路從懿德「媽媽」做到懿德「奶奶」的林智慧,道出當年「懿德母姊」的選拔標準:「第一要有慈濟人文,因為我們都是孩子的典範,行住坐臥要得體;第二要有時間來關懷,不能常缺席,讓孩子感覺像孤兒。」

白了頭的智慧媽媽還記得,開學那年共有三十位委員擔當懿德母姊,第一次和同學們相見歡時充滿緊張與期待。「沒有經過懷孕生產,一夕間多了十位正值青春年華的孩子,覺得很不可思議。」

「親子」之間除了每月一次的相見,大多靠書信往返;儘管當年交通、通訊不便,但用愛連起來的緣分卻是長長久久。

太魯閣族的怡懋‧蘇米(漢名:陳怡懋),是二專部第三屆的學生,也是懿德之愛的見證。「無論工作有多忙,她們都會來花蓮看我們。懿德母姊的精神,就是無條件的關愛和奉獻。」

這分愛的傳遞,使學生踏出校門後,能轉而將對他人的關懷,落實在醫護職場上。「像是在照顧病人、和病人溝通的過程中,我們願意傾聽,對待人的方式會有比較多的關懷。」

如今,這項關懷傳統依然持續,只是「懿德母姊」擴大成為「慈誠懿德」,增加了慈誠師兄加入。目前慈濟大學和慈濟技術學院的慈懿會共有一千四百多人,平均每人關懷三到五位學生。


公費制度 照顧花東青少年
◎撰文‧葉秀品、葉子豪

開辦護專的目的之一,是為提供東部少女就學與就業機會。花蓮人、現任慈濟大學護理系助理教授的怡懋‧蘇米,便是受惠於護專培育的優秀人才。

她因父親身體不好萌生學習護理的念頭,國中畢業後赴宜蘭聖母護校求學;期間慈濟護專成立,她得以在護校畢業後返鄉入學成為公費生。

畢業至今超十年,怡懋‧蘇米依然記得:「我們家孩子很多,爸爸對我說,不要考慮外縣市的學校,因為我們供不起,你只能選這一所。」

護專畢業後,她歷任慈濟醫院護理師、門諾醫院護理長等職,期間陸續在慈大就讀護理系二技在職班、原住民健康研究所,並取得醫學研究所護理組博士學位,成為太魯閣族第一位醫學博士。「公費給我很大的支援,讓求學階段起步得很順利。」

一九九六年慈濟技術學院設立五年制護理科原住民專班,讓弱勢的花東原住民子弟安心就學。五年的學雜費全免,不用負擔住宿、伙食、服裝、書籍費用,每月領取零用金;二○○八年起,學生畢業後進入慈濟醫療體系服務五年。

原住民專班開辦翌年,慈濟技術學院獲教育部指定為原住民重點學校。原住民專班生每學期操行需達八十分、智育成績六十分、志工服務時數達二十五小時,才能繼續保有公費生資格。學校每年也舉辦文化體驗營、傳統技藝研習、部落社區服務,讓學生傳承部落文化。

今年原住民專班報考學生踴躍,人數創歷年新高,六百多人僅取五十名;花蓮的新城國中、秀林國中、壽豐國中、萬榮國中與豐濱國中等學校,更以專車接送學生或導師專程陪考。

秀林國中校長郭為希表示,來報考的學生有些是家境清寒、有家人住院的經驗,又看到學長、學姊在慈濟的自信表現,未來就業又很穩定,因此對護理十分嚮往,「學生把慈濟當成第一志願。」

新城國中總務主任古秋妹表示,該校學生多是太魯閣族、泰雅族、阿美族,報考慈濟學習一技之長。「一來改善家庭經濟,二來部落裏大多是隔代教養,有護理背景,更能照顧老人家。」

今年榜首林樹芬,來自台東大武國中,為排灣族原住民,姊姊也是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科公費生。如願考上第一志願,林同學說:「會向姊姊的好成績看齊,未來五年認真讀書。」

慈濟技術學院教務長蔡長書表示,原住民專班報考率一年比一年高,不少學生畢業後回歸部落服務,有效改善偏遠醫療照顧不足的問題。

【慈濟教育志業小檔案】

‧一九八九年慈濟護專於花蓮創立,為慈濟教育志業的第一步;一九九九年改制為慈濟技術學院。目前設置有護理系、會計資訊系、物理治療系、醫務管理系、放射技術系、放射醫學科學研究所、資訊工程系。

‧一九九四年慈濟醫學院創校,為東台灣首座醫學院。二○○○年改制為「慈濟大學」,設有醫學院、生命科學院、人文社會學院及教育傳播學院。

‧二○○○年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實驗國民小學暨附設幼稚園創校,象徵慈濟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以迄研究所「教育完全化」的落實。二○○七年台南慈濟小學、高中創校開學。

‧包含慈濟大學社會教育推廣中心、印尼大愛村之慈濟中小學暨高職、泰國佛教清邁慈濟學校及海外慈濟人文學校,慈濟教育志業分布在七國、各級學校共六十五所。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