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42期
2012-0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慈善臺灣‧花蓮
  特別報導‧菲律賓
  天涯共此情‧朝鮮
  天涯共此情‧大陸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一年十二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42期
  一念心 創造幸福平安

▪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講於二○一二年一月五日至十七日)


去除貪念,轉為助人善念,
累積善念,結出纍纍善果,
成就人間好事,也儲存未來福報。


新年頭、舊年尾,全球只要有華人的地方,處處洋溢過年喜氣。

今年,全球有三十八個國家地區慈濟人,就地啟動歲末祝福、冬令發放,致贈貧困家庭白米、油、糖、鹽等豐富過年物資,以及棉襖、衛生衣、毛毯、棉被等禦寒衣物。

志工敬老如敬親,準備熱騰騰的火鍋,讓老人家享受圍爐的溫馨;更把年少者當成子女呵護,致贈助學金讓他們安心向學。這分愛如冬陽,帶來溫暖。

慈濟援建的屏東新來義部落二期永久屋,於一月十五日舉行入住典禮,排灣族的鄉親個個盛裝出席,歡歡喜喜搬入新家;居民說,新家的柱子摸起來很安心、很安穩,風雨天不再提心吊膽。

隔天,高雄杉林大愛園區民族大愛小學,也舉行捐贈移交典禮。莫拉克風災後,入住園區的學童必須到外地寄讀,家長天天早起為孩子準備早餐、接送上下學。如今,孩子們在園區新學校就讀,家長安心之餘,也可以專心為生活打拚。村民們都說,這所小而美的學校,是慈濟送給他們的新年大禮。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看到照顧戶歡喜圍爐、受災民眾歡天喜地搬進大愛村、孩子們開心走進新學校……最歡喜的,就是曾經用心付出的每一位慈濟人。

慈濟人志為人間菩薩,付出無所求,看到他人有苦,就盡心力為他拔除苦痛;看到對方因此安心、快樂,就是最大的回饋。

人生苦難偏多,慈濟人視天下為一家親,克服萬難在全球各地送愛送暖;雖然天氣凍寒,但人人的心靈因愛而溫暖。

◕貧中付出,心已脫貧;心靈富有,人生富有。

在臺灣,慈濟每月照顧、關懷的家庭,目前已近一萬六千戶;不只每月給予物資援助,且關懷他們的心靈。有些人過去怨天怨地、只期待別人來幫助,如今心念一轉,不只勤奮向上,更能手心向下助人。

新竹照顧戶柯家小姊弟,圍爐時帶來存了一整年的竹筒捐出。姊姊說:「以前不會關懷別人,現在心比較寬,不會埋怨,知道要用功讀書,做個能幫助別人的人。」雖然他們現在還需要幫助,但已經跟著慈濟師姑、師伯去當小志工助人。

竹筒中的一個個銅板,代表著孩子們一整年克制欲望、堅定助人的心意。不要輕視一點點微小的力量,貧中也可以為富,只要能付出,心已脫貧;心富有,將來的人生一定富有!

種下一粒種子,只要細心澆灌,就會長出整株稻穗,一生無量。人的心念也是如此,去除貪念,轉為助人善念;善念不斷累積,粒粒福種不斷成就人間好事,就是儲存福報。

◕一念心轉,善解歡喜,「福」自然多一點。

真正的快樂,不在於環境如何,重要的是心境的轉變。

二十六歲的福建泉州青年蘇寶軍,從小罹患小兒麻痹,雙手無法動彈;九年前一場意外,更造成全身癱瘓,生活無法自理。他與年邁的阿嬤相依為命,阿嬤也無力為他清潔,苦不堪言。

一年多前開始,慈濟人每星期來為他洗澡、陪他說話,並幫他組裝電腦,鼓勵他用網路收看大愛臺「靜思晨語」、「人間菩提」節目。他的心門慢慢打開,雖然手腳無法動彈,卻用舌尖頂住臉頰控制滑鼠、操作鍵盤,一字字寫出閱讀《靜思語》的心得,開導不少網友,甚至有國外網友到泉州看望他。讓原本感覺「活著比死還痛苦」的他,重新肯定生命價值——原來我也可以助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良能只要用對地方,人人都能成為他人的貴人。

一念心轉,沒有做不到的事,也沒有無法克服的困難。只要善解,時時「心想好意」,自然就會「口說好話」;「身行好事」,自然日日歡喜,「福」就會多一點。
 

人生方向正確,不論路有多遙遠,終有一天會達到目標。反之,心念偏差,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要走回頭就得花費一番功夫了。

時間飛逝,要時時反觀自省:日常舉手投足、起心動念,是否有過錯?是否發揮生命價值?有錯,要趕快懺悔改過,並且及時為人間造福。

新的一年,期待大愛清流如湧泉,引導人人知足、感恩、善解、包容,走出心靈困境;更能集中一念善、付出一分愛,讓苦難人安心、快樂,轉受苦的心情為付出的歡喜。

一念心轉,能創造天地的幸福平安。請大家多用心!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